課程改革 × 國際視野  臺師大體育系從學術到實務提升學生競爭力

 

臺師大體育系自2021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以下簡稱體育系),持續引進國際聲望高的專家學者,帶領學生展現運動競技外的不同風景,不但獲得2024高中生最愛體育科系第一名,更進入QS學科排名前150名,證明師生在學術研究、國際合作及產學連結方面的努力。其中現任體育系張育愷主任扮演引領學生走向國際學術的重要角色。

 

傳承國際學術經驗  三大指標讓師大走向國際

體育系張主任表示,做學術需要目標及方法。感謝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帶我走上國際的殿堂,有幸連續四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更獲2024年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國際院士殊榮。現在我將傳承我的經驗,推動臺師大體育系與國際接軌,持續提升臺灣運動領域學術影響力。「臺灣子弟要站上國際學術舞台,需要英語能力、學術合作人脈與國際期刊清楚的指引標準。」目前體育系已善用臺師大雙語標竿大學優勢,提供全英文GPE (Graduate Programs in English) 學位課程接軌國際。張主任更從生活細節融入英語,像是新生及系務手冊雙語化,讓英語為日常。「我相信做事情一定要有結果,善用臺師大國際化並連結本身資源,促成多次國際交流、教師間的學術及產學合作,成果豐碩。」今年也成功分別跟北卡大學、昆士蘭大學共同發表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Psychological BulletinSports MedicineOpen

「承蒙洪聰敏教授在我就學時期指導國際研究與期刊書寫原則,開拓我的研究視野,現在我將帶著這些年來累積的經驗,傳承給體育系的師生。」張主任在多個SSCI等級期刊擔任編委並在國際學會擔任重要角色,明確知道要登上國際期刊的趨勢研究議題與標準,更發揮母雞帶小雞精神,不僅帶領學生於國際研討會發表更前進國際執委會,期待培育更多人才。

 

重整課程架構  聚焦三大面向六大議題  迎向未來

在臺師大吳正己校長領導下,師大成功轉型成為首屈一指的綜合大學。張主任以「學用合一」理念,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強化體育人才多元發展,課程聚焦「師資教練的會演會教」、「運科人才的健康增能」、「產經管政的經管政策」三大面向,並圍繞「跨域、多元、國際、雙語、獎助、產創」六大議題,打造更具方向與彈性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競爭力。

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特性選擇通往未來的道路;「師資教練」領域聚焦培養專業體育教師、教練與指導員,提升教學與實務能力;「運科人才」涵蓋體適能指導員、運動科學、與運動傷害防護,培養具專業知識健康促進專才;「產經管政」因應體育署升格為運動部後人才需求,著重運動場館經營管理與體育行政。此外,臺師大113學年度正式推動校學士學位,提供更彈性的學習機制,讓學生能依興趣自由組合專業課程,拓展未來發展。校學士學位類似雙主修,學生可選擇「一輔系+兩學分學程」或「四學分學程」,並強調實習與專題課程,提升實務能力與職涯競爭力。體育系配合學校推動跨域學習,已設立運動傷害防護、運動科技學分學程,亦正在籌組運動經營、高齡運動健康等學分學程,讓學生結合多領域專業知識,自信迎向未來。

 

雙效並進:運動科學強化選手表現 × 運動心理學穩固選手心態

臺師大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簽署合作協議(MOU),攜手整合專業知識與技術資源,互相提供器材、技術與人才支援,也希望透過跨領域交流促進不同專業間的理解,共同提升臺灣運動競技成績與產業發展。在競技運動中,運動心理學扮演關鍵角色,穩定選手心態並提升表現。「心理技能訓練」已廣泛應用於競技運動領域,包括放鬆訓練、自我對話與意象訓練等策略,能有效幫助運動員減少焦慮與負面情緒,使運動員在高壓環境下仍能保持最佳表現。透過運動科學與心理學,甚至運動腦科學的三效並進,選手將能在身心平衡的基礎上持續突破極限,創造卓越成績。

 

臺師大體育系結合國際趨勢、跨域學習與實務應用,讓學生能在學術、運動競技與職涯發展上全面提升,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實現個人夢想,探索無限可能。

 

(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編輯:張適 / 核稿: 胡世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nerous Beauty 的頭像
    Generous Beauty

    我就喜歡這樣的妳

    Generous 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