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祿塔教育法(Haberman Education)是一種猶太教育法, 哈柏露塔字意是「尋找夥伴,一同提出問題、對話討論並互相辯論。」也就是「一起對話」的意思。一方提問,一方回答,彼此互相討論的學習方式。 對猶太父母來說:善於提問,比善於背誦解答重要。 有想法的小孩才能擁有一切; 與其告訴孩子答案,不如讓他有機會提問、思考、討論!
猶太人用哈柏露塔學習《妥拉經》、《塔木德經》等猶太傳統經典,他們也將之用在課業的學習上。夥伴間不斷的提出問題,也不斷的回答問題,在問與答之間,是由一個個的問題連接起來,在哈柏露塔的學習過程中猶太人學習到思辨、懷疑、討論,也因此猶太學生會主動尋找更多資料充實自己。 這種主動動手找資料的學習方式,形成學習是快樂的,不是被迫的,所以猶太學生不必父母催促,便主動到圖書館。而猶太人的圖書館非常熱鬧,往往可看見一群一群的小團體爭辯得面紅耳赤,人聲鼎沸。猶太人將「懷疑提問的人,才擁有思考力量」的理念,確實落實在教育學習中。哈柏露塔的討論與對話,培養出猶太學生傑出的溝通能力,他們學會傾聽別人的話語,也培養出說服他人的能力。所以猶太人很會做生意,除了特有的經濟理財觀念外,另一個因素可能就是從小培養的學習方式哈柏露塔的功勞了。
哈柏露塔(Havruta)討論法
主題的確定:確定討論的主題和範圍,確保討論聚焦於具體問題。
理性的分析:通過分析和討論問題的不同方面和細節,嘗試理性地理解問題。
按順序表達:每個人輪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遵循特定的順序,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
監聽和理解:每個人需要仔細聽取別人的意見和觀點,試圖理解對方的觀點,並在必要時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在聽取和理解別人的觀點後,認真思考這些觀點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誠實地反饋:在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之前,誠實地反饋別人的觀點和意見,並解釋自己的理由和邏輯。
尋求共識:通過討論和反饋,嘗試找到共同的理解和共識,或者在必要時達成妥協。
猶太人的塔木德經
是猶太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由猶太教智者和拉比在公元前3世紀至5世紀期間撰寫而成。它是猶太教的法律、倫理和哲學的主要依據,被認為是猶太教的精神和文化的核心。第一章跟最後一章為空白,引起人們討論。
塔木德包括兩部分,即米什納和吠陀。
米什納是塔木德的第一部分,包括口傳律法和猶太教的宗教傳統。它由拉比猶大·哈納西在公元200年左右編纂而成,旨在整理和記錄口頭傳統,以便保留下來。米什納的文字非常簡短,並且缺少解釋和詳細信息。米什納是一部法律典籍,包含六十三卷,分為六個主題,包括民事法、刑法、祭祀法、節日法、潔淨法和家庭法。
吠陀是塔木德的第二部分,是米什納的詳細解釋和討論。它包括拉比和智者對米什納法律和傳統的詳細解釋和辯論,以及其他的宗教和文化主題。吠陀是猶太教最著名的經典文獻之一,其深度和廣度影響了猶太教和猶太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塔木德中,辯論和討論是非常重要的,它鼓勵不同意見之間的辯論和交流,以達成更深入的理解和知識。因此,塔木德也被認為是一個哲學和倫理學的寶庫,它教導人們如何思考、辯論和處理道德和倫理問題。
塔木德式辯論
在塔木德式辯論中,參與者需要先確立爭論的範圍和主題,然後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討論。辯論的過程中,參與者需要尊重對方的意見,不得中斷對方的論述,也不能詆毀對方的觀點。在塔木德式辯論中,參與者通常會以問題和回答的形式進行對話,並運用比喻、故事等方法進行解釋和闡述。參與者還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例如重視真理、注重公正、尊重他人、謙虛謹慎等等。
Moche Chaim Luzzatto (莫希·海姆·盧扎托) 是18世紀義大利猶太教學者和哲學家,他在其著作《德道書》中提到了塔木德式辯論的七個要點:
謙虛 (Anava):參與辯論的人需要謙虛,不應過於自信或驕傲,應該尊重對方的觀點和意見,並願意聆聽和接受不同的看法。
尊重 (Kavod):參與辯論的人需要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的觀點和人格,避免批評或貶低對方。
謹慎 (Shtikah):當不知道如何回答對方時,應保持沉默,避免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觀點。
按序進行 (Seder):辯論應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先確定爭論的範圍和主題,再進行討論和辯論。
細心聆聽 (Shmiyah):參與辯論的人應該細心聆聽對方的觀點和論據,避免中斷對方的發言,並在回答時儘量回應對方的問題和論點。
關注真理 (Emet):辯論的目的在於探討真理,參與辯論的人應該關注真理而非個人意見,並不斷探索和追求真理。
和平 (Shalom):辯論過程中應該保持和平,避免爭吵和衝突,並尋求共識和合作的方式解決分歧。
陳述 提問 回答 反駁 證據 困難 解決
教導高層次思考與批判思維的旅程
"˙我到底學習到什麼? 從疑問中去尋找答案的過程"
討論與提問能刺激大腦,進而增進 溝通傾聽與說服他人的能力;用創意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性與綜合性思考能力等等
善於討論,必須具備正確的聆聽能力,例如: 正確把握對方講話的意圖,確實探討評斷對方的話語等。
猶太人安息日晚餐或「禮拜五晚餐」
是猶太教家庭每週五晚上的傳統活動,也是猶太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這個儀式中,家人會一起吃晚餐,並且進行祈禱和家庭傳統的活動。
安息日晚餐的食物通常是猶太傳統菜餚,如烤魚、烤雞、燉肉、馬鈴薯糕、餅乾和水果等。此外,還有兩個特殊的元素:一是「哈拉」(Challah)麵包,是一種特殊的甜麵包,通常呈圓形,上面撒有芝麻種子;另一個是紅酒,代表神的恩典和仁慈。在晚餐前,家人會一起進行祈禱和讀經,然後點燃安息日蠟燭,象徵安息日的開始。安息日晚餐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家庭活動,也是猶太文化的一個象徵,表達了家庭和社區的凝聚力和傳統價值觀的重要性
天堂的晚餐: 分享今天或是本周發生的事情,利用經文討論,透過交談,感受家人的愛,讓身心靈獲得洗滌( 療育的效果)
猶太人的節達卡(tzedakah),
它是猶太教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慈善和公正的行為。在猶太教中,節達卡不僅是一種行善的行為,也是一種義務和責任。
節達卡的意義不僅在於援助貧困的人,還在於幫助社會的建設和發展。猶太人認為,通過慷慨地捐獻財物和時間,可以實現個人和社會的幸福和進步,也是在實踐上帝的旨意和法律。
在猶太教中,節達卡有許多形式,例如捐獻錢財、給予食物和物資、提供工作機會和教育等。猶太人通常會在安息日、節日和其他特殊場合捐獻節達卡,並將其視為一種對社區和世界的貢獻。總的來說,猶太人的節達卡是一種對社會責任和公正的重視,強調了行善和幫助他人的重要性,並通過這種方式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猶太教中節達卡的八個階段
- 給予不情願:這是最低的階段,意味著一個人在捐款或施捨時只是因為被迫或出於壓力而這樣做。
- 給予不夠:這意味著一個人願意捐款或施捨,但是只願意給予一個最低限度的金額或物品。
- 給予標準:這是一個人可以捐贈一個合理的金額或物品,不是最低限度。例如: 捐贈一定比例的財產:猶太人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捐贈一定比例的財產,通常是收入的10%。這種捐贈被稱為馬賽斯。
- 給予慷慨:這是一個人捐贈大量的金錢或物品,但可能還有些自私的因素,例如希望得到社會地位或獎勵等。
- 給予超越慷慨:這是指一個人捐贈大量的金錢或物品,完全沒有任何自私的因素,純粹出於對他人的愛和關心。
- 匿名捐贈:這意味著一個人不想被其他人知道他捐贈了多少金錢或物品,純粹是出於對他人的關心和愛心。
- 幫助他人自力更生:這是一個人幫助貧困者或弱勢群體獲得自立能力,例如提供工作或培訓機會等。
- 幫助他人達成目標:這是指一個人通過捐贈金錢、提供資源或支持計劃等方式,幫助他人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這些階段代表了從一個人僅僅出於義務或被迫而施捨到純粹出於關愛和關懷他人的心態轉變,並強調了幫助他人的不同方式和方式的影響力
哈伯祿塔實際操作
馬汀‧吐凱爾《塔木德的智慧》的實際例子
問題樹是一種用於系統思考和問題解決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人們組織和理解複雜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問題樹通常由一個中心問題開始,然後從這個問題分支出多個相關的子問題。每個子問題可能又會有更多的子問題,直到達到最終的細節層級。
問題樹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幫助人們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和關鍵因素。此外,問題樹還可以幫助人們組織和分析大量的問題相關資訊,找到關聯性和相互作用,從而更好地指導解決方案的制定和實施。
以「什麼是幸福」為主題的問題樹的實際例子:
主題:什麼是幸福?
子問題1:幸福是一個感覺還是一種狀態?
問題1.1:如果是一個感覺,那麼是什麼樣的感覺?
子問題1.2:如果是一種狀態,那麼它指的是什麼?
子問題2: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子問題2.1:是否存在一個普遍接受的幸福定義?
子問題2.2:幸福定義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分別是什麼?
子問題3:幸福與個人經歷有何關聯?
子問題3.1:某些經歷會增強或減弱幸福感嗎?
子問題3.2:個人因素如性格、經驗、社會地位等是否會影響幸福感?
子問題4:如何獲得幸福?
子問題4.1:幸福感是否可以透過物質享受來獲得?
子問題4.2:精神層面的活動如關係、興趣愛好、信仰等是否可以帶來幸福?
子問題5:是否存在一種普遍有效的幸福提升方法?
子問題5.1:幸福提升方法是否因人而異?
子問題5.2:是否存在某些普遍有效的幸福提升方法,如心理學、冥想等?
透過這個問題樹,我們可以更全面、系統地思考什麼是幸福這個主題,並探討幸福的定義、特點、獲取方式、影響因素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本質,指導我們如何追求和實現幸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