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回到台灣,覺得東西方國家對於情緒的闡釋以及教學非常不同,西方國家會利用繪本教導孩子辨識情緒,並教導他們可以釋放紓壓的方法。東方國家傾向於壓抑孩子的情緒,所以常常會有 "報喜不報憂" "寶寶苦,但寶寶不說" ,漸漸的東方國家的人,會忘記自己的情緒是可以表達出來的,一但有了情緒,第一個選擇壓抑。然而,壓抑久了,人會生病,憂鬱的傾向也跟著來。
想跟大家說: 無論如何,請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對抗憂鬱的第一步,相信自己對這個社會仍然有貢獻,你可以誇獎小吃攤老闆的東西很好吃,超商店員服務態度很好,一個小小的改變,就會讓你跟別人的一天有所不同,進而建立 "善的循環"。
一直都在臉書上關注 陳志恆心理師,陳心理師是著名的暢銷作家,記得上次聽完他演講之後,立馬去新北市圖預約了他的書籍,過了半年多,我還沒拿到他的書,就知道有多搶手了。昨天的主軸是溝通,所有的溝通立足點是從同理心出發,正向聚焦他背後的優點,然後不做任何批判以及說過多的建議或話語,話不投機三句多,真的講不下去,就說 : 謝謝妳,願意跟我分享,然後轉身離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非常喜歡他的分享,這次很幸運能參與他的演講,覺得他目前寫的書跟做的事情很重要,便紀錄一下。
很幸運能參與到暢銷作家的演講,當天兩個小時的演講,毫無冷場,也沒有喝水上廁所滑手機的慾望,非常值得的研習,也受益良多,跟大家分享。
情緒的覺察與安頓練習
1. 情緒覺察
你可以利用下面幾句話,表達你最近一個星期內的情緒,觀察一下自我情緒,相關的情緒字彙你可以參考下面的 "情緒認知臉譜圖" ( 來自 時報出版)
最近一星期內常出現的情緒____. 為什麼?
最近眾多情緒中,你感到喜歡的情緒______. 為什麼?
最近眾多情緒中,你感到討厭的情緒______. 為什麼?
最近眾多情緒中,最難以向人訴說的情緒______. 為什麼?
圖/情緒認知臉譜圖。時報出版提供
2. trauma-informed(創傷知情)
透過了解來談者過去曾經歷的創傷,以及這些創傷經驗後續所造成的影響,及相關支持創傷療癒的因素。
當學生火山爆發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必須先理解 他現在的情緒可能不是因為"你",而是他昨天可能在原生家庭中有了一些負面的經驗,然後把負面情緒帶來到學校,而 "你" 可能是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或是導火線而已。老師可以當下可以做的事情是,先耐心等候火山爆發完,然後利用同理心,以和緩的語調輕呼學生的名子,然後說 我知道你現在感覺 ------- 是因為 ----------,使用情緒字彙辨識情緒是安頓情緒的第一步。
3. EFT 情緒釋放技術 Emotion Freedom Technique
簡單來說,當老師覺察到自己情緒發生變化的時候,可以用拍打的方式敲擊人體的幾個穴位,可以讓你的情緒釋放。如果再配合一些話語,就可以達到情緒釋放的功效。
詳細文章 請參考 https://blog.xuite.net/drchen888168/twblog/133123855
陪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1. ACEs 研究 : 逆境童年經驗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 https://counselingliu.com/2016/01/04/
很多老師最棘手的其實不是教學,而是如果拉起放棄學習,或是棄學的孩子。童年許多不愉快的經驗,往往會讓孩子銘記不好的印象,積累久了,想要逃避就不想學習了,對於此類的孩子,無論用多少教學法都是無濟於事的,對症下藥,要開啟學生的心門需要大把時間的陪伴,而這也是良師之所以被尊敬的奉獻精神。
2. 學生在壓力之下的身心反應
陳老師當天使用原始人對抗獅子當成例子,跟我們分享孩子遇到危機或是壓力的時候,會有的四種反應 ( 戰鬥 - 逃亡 - 凍結 - 癱瘓 ) ,
「多元迷走神經理論」(The Polyvagal Theory)──我們的自主神經系統會依據周遭環境的安全程度做三階段的反應:美國社工師黛比.達納(Deb Dana)則用「神經系統梯子」來解釋這三個階段
社會連結(Social Engagement) : 跟對方討論如何解決問題或是針對問題做出合適的回饋 - 說理 reason
攻擊或逃跑(Fight or Flight): 使用第一人稱同理對方的情緒感受 - 連結 relate
凍結/關閉(Freeze/Shut-down): 讓對方感覺到環境身心安全( 移除讓學生感覺到壓力或是不安全的物品或是事件) - 調節 regulate
詳細文章 請參考 https://counselingliu.com/2019/12/03/
3. 調節當事人身心狀態的策略
用平緩的語氣呼喊他的名子,等候他的回應
如果有回應,請他說出空間內三個紅色物品,轉移他的注意力,聚焦感官
接著,引導他做幾次 深呼吸, 深呼深吐
其中不斷的給予他正向的回饋 : 對! 很好 !
如何開啟對話,有效溝通
身為一個老闆,要在乎的是顧客以及員工的感受,現今的社會奧客滿天下,身為老闆要如何教育員工以及教育顧客 是一門很大的藝術。此時,如果老闆懂得雙方的立場,就能找出適合雙方的有效溝通。
員工的立場希望獲得顧客的尊重;顧客希望購買商品能獲得實惠的價錢。聰明的老闆在能獲得基礎利益的條件下,寫了一個新的價目表。
一杯拿鐵 ----100 $
請給我一杯拿鐵 -------85 $
您好,請給我一杯拿鐵,謝謝-------60 $
您今天的_____ (一個優點) ,可以給我一杯拿鐵嗎? 謝謝 ------45 $
有效的溝通應該建立在兩邊最大的利益之上。
無效的回應方式
1. 否定情緒:有人傷心難過時,告訴他不要傷心。有人害怕時,告訴她不要害怕等等。
否定他人的情緒,會給人一種 "有這種情緒是不應該的暗示。"
2. 落井下石:有人失敗的時候,告訴她 "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嗎?""應該啦~這就是你的報應"。
落井下石,會讓心情不好的人,對自己的行為貼上負面的標籤,更容易沉溺在失敗或是傷心的情境中。
3. 比誰更慘:有人失戀的時候,告訴她 "這有甚麼大不了,我被甩過好幾次!" "你不知道,我有個朋友更慘..."
透過比慘的經驗,會讓人有種 我是不是不知道感恩,內疚感油然而生
4. 垃圾建議: 例如:心情不好,大吃大喝,結果變胖,一個困擾沒解決,下一個又來了。
給予他人垃圾建議,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又帶來了第二個問題或是煩惱
5. 轉移話題: 例如: 有人跟你談論她的煩惱,你問他: "ㄟ,你...完成了沒有?" "你明天要不要去..."
轉移話題不能轉移悲傷,反而給人一種不被重視,對於自己的挫敗不被當成一回事。
信任關係與自我價值感
1. 毒蛇型:
2. 嘴砲型:
3. 酸民型:
4. 激勵型:
(PEP TALK, 信心喊話的力量 : 一分鐘激勵自己和身邊的每一個人 / 浦上大輔 )
圖片來源 博客來
同理心 不等於 同情心
Brené Brown on Empath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vwgu369Jw
中文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gKanOYSsU
泰國保險廣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2Cxmk_3jg
1. 探討媽媽的情緒
2. 探討兒子的情緒
正向聚焦
1.有做得到的地方
2. 行為背後總是帶著善意
3. 注重過程而非結果 (總有辦法找出肯定的地方)
4. 別忘了給自己一點肯定
陳志恆心理師介紹 (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
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觸角多元,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國際神經語言程式學(NLP)訓練師
台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 http://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http://blog.udn.com/heng711
相關著作
此人進場 維修中
情緒本身永遠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應對情緒的方式。情緒反應有時候是幫助我的度過難關釋放壓力的一種方法,只要情緒來臨的時候,能夠適當的辨別情緒,並辦別情緒的源頭,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活得更加自在。作家引用了十種負面情緒,並闡述了可能造成這些情緒的理由,其實只要源頭消失了,這種負面情緒也會隨之消失
愧疚──疏忽了人際相處時的互惠與公平,需要做點事情去彌補。
委屈──處於沒有被合理對待的情境中,需要主動爭取更多資源。
嫉妒──擁有的比他人少,需要更加努力提升自我。
後悔──原有的決定行不通,該轉向了!
孤單──需要為目前的生活建立起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恐懼──危機當前,該換個方式因應威脅。
憤怒──面對威脅、冒犯與傷害,給我們力量抵禦、反擊。
憂鬱──讓疲倦的身心好好休息,讓內心的傷痛自我修復。
失落──學會更加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自卑──尚有不足時,帶來突破的力量,保護我們免於挫敗。
圖片資料來自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6098?sloc=main
受傷的孩子與壞掉的大人
哪一種關係,最令孩子感到痛苦?
不是霸凌、不是成績,而是每天密切互動的大人!
作者從多年的校園輔導教師和諮商、演講工作坊經驗,發現孩子的困頓與痛苦並非偶然,多半與身旁的人脫不了關係。而究竟什麼最讓孩子感到痛苦?考不好?睡不飽?被禁足?都不是——這些學齡世代孩子最大的困擾,竟來自和他們每天互動最密切的大人的關係!
壞掉的大人們常說……
「你這樣我怎麼吃得下、睡得好!」
————總是在孩子和自己意見不同時處在「孩子狀態」的父母。
「如果哪天能不操心他,我就謝天謝地了!」
————總是把孩子當「無能的人」、看不見孩子優點的父母。
「我常想乾脆別管了,但就是放不下!」
————總認為是自己的責任、無法放手的高控制慾家長。
受傷的孩子們會說……
「我想……,但是我爸媽不會答應的。」
————看著總是訴說委屈的父母,孩子會以體貼順從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孩子逐漸長大後,有了不同想法、卻得不到父母支持時,會下意識地犧牲自我主張,以壓抑內心深處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不論我再怎麼努力,都不會被肯定。」
————青少年時期,孩子會嘗試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得不到父母或師長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
「我不想跟大人講,反正講了也沒用。」
————說著尊重、支持卻不善於靠近孩子的父母,無法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結。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獨立自主,但自小貧乏的情感經驗,卻容易形成在社會、職場上的人際疏離
圖片資料來自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0814?sloc=main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
孩子,為什麼你不再願意和我說話?
你是否常常覺得……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是否題題都令你心有戚戚焉?別擔心,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關係困境而生。
圖片資料來自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791?sloc=main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
「我想自行創業,但父親希望我考公職……」
「我想繼續念書,但家裡的經濟需要我……」
「我想出去闖一闖,但媽媽說這樣整個家就垮了……」
阻止你前進的,往往是以愛為名、情緒勒索、有著控制欲的壞掉的大人。他們將自己的經驗或遺憾,套用在你身上,當你喪失了主導權,人生注定失去方向。
不過事實上,除了你自己,並沒有人能夠綑綁住你。
當下的你,或許身不由己,但你有方法,可以擁有父母的愛,同時能掙脫親情的羈絆,勇敢走自己想走的路,做你想做的事。
圖片資料來自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5742?sloc=main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
一本寫給不知該如何開口讚美的大人,
以及受挫孩子的教練之書,
告訴大人如何以溫暖而堅定的語言表情
激發孩子的正向成長動力。
身為家長的你,小時候有被誇獎過嗎?
成長階段,你是否也曾渴望大人的鼓勵與肯定,
但得到的常常是指責與「做得不夠好」?
不論是父母或老師,都希望能與孩子有良好的互動,
引導他們朝正向健康的人生道路前行,
但我們往往習慣看見孩子沒做到、做不好的地方,
以批評、指責、否定的態度要求改進,
結果不但無法給予孩子力量,反而讓關係緊張。
圖片資料來自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257?sloc=main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