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際遇往往很奇妙,而且牽一髮而動全身,有種頭都洗了,也只好繼續往前邁進的感覺;2014年的暑假,我參加由英仕教育基金會所贊助,並由台東大學幼教系所舉辦的在蘭嶼的海洋傳奇文化科學營隊,應用陳淑芳老師的文化回應課程結合蘭嶼達悟族的傳統習慣或祭典教導當地學生-科學!
命運的鎖鏈往往是糾結在一起的,2014年底我參加了由英仕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下一站,幸福,服務學習交流會,才知道此項計畫由六所大學院校或是地方團體,經由基金會的贊助,於暑假辦理偏遠或弱勢學童的短中長期夏令營隊;而每組營隊必須使用TED模式使用18分鐘來感動你的觀眾;其中景文科大&台中教大的經營模式就是傳統的帶營隊模式,不概述;而屏東教育大學對當地育幼院的關懷除了課業之外,教導他們獨立自主的處理生活行為也是很重要的,感謝他們對當地育幼院童的持續愛心關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想動筆寫文當的的應該就是由花蓮水源部落發起的夏日格鬥學校及基隆長安社區的格鬥天堂吧!
印度有個健身村出保鑣,花蓮水源部落族人也正以健身的方式改造青少年的體格並以織布營造自我的地方文化特色;
原住民的文化及教育一直都是我所關心及關注的議題,生活在水泥叢林的原住民們,對自我的身分往往有自我認同的問題,大家都稱他做原住民,可是不會說族語,不會部落祭典歌謠舞蹈,算是原住民嗎?原住民的文化是一種生活,原住民傳承文化的方式就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很少說但是他們會做給你看,他不是教科書是可以被外人所教導的,因此我認同:族人有共識的去覺知這個問題,並且傳承這項文化,令我感動的是夏日格鬥學校做到了,藉由原住民的返鄉,讓孩子回歸山林,去學習他應有的生活!!
是甚麼讓我注意到格鬥天堂呢?是交流會的一段融合舞蹈及歌曲的表演,若是一般的歌舞可不會讓我目不轉睛,歌曲融入了族語古調,舞蹈有著原民的細膩腳法;生活在都市中的原民青少年,如何在水泥叢林中,正確地找到自我價值呢?讓我娓娓道來...
基隆過去港務發達,需要大量勞工,於是許多花東一帶原住民為了較好的生活紛紛離開故鄉,到港都討生活;而長安社區因地處邊緣,附近設有不少的貨櫃場,在此生活及房價較低而工作機會相對多的條件下,這裡吸引了來自花東的原住民落腳此處,長安社區因此成為基隆市14個原住民社區之一!
原住民來到了水泥叢林必須遵守都市的遊戲規則,接受主流文化的洗禮,然後,當大多數漢人小孩下課後先到安親班報到,那原民小孩呢?「格鬥天堂」是基隆市失業勞工保護協會在長安社區所設立的一個屬於孩子休閒、讀書、玩樂的公共空間。每到放學時間,這裡陸陸續續就會聚集從幼稚園到高二混齡的學童,他們不用付學費、自由進出,不同於安親班的肅靜,上天賜給原住民天生的好嗓子,舞動的細胞,每每作業還沒寫完,便可以聽到清幽的吉他聲配上朗朗的歌聲,唱歌吧!盡情歡唱吧!在這裡寫功課對他們來說是件歡鬧喧騰的事。
協會於假期間,辦理了數次尋根活動,或藉由單車環島找回原民身分,或藉由參與不同部落的豐年祭以認識部落間的差異,而了解自己本身的文化,幫助原住民還是長出自信,擁有原住民的身分認同與驕傲感。
今日見他們一面,讓我產生的許多想法~讓我們接著看下去,美麗會與他們產生怎麼樣的花火呢?!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想要造訪位於基隆長安社區的格鬥天堂,交通方式如下:搭火車上行至百福火車站下車再步行約兩公里,一樣的禮貌,去造訪前記得先聯絡一下負責人唷! 資訊如下: 聯絡人劉子茵 e-mail:in479630032@gmail.com
小知識:應氏家族1991年在台北縣三重地區成立「嫁衣實業」, 1998年在廣東中山市三角鎮創立「中山英仕服裝公司」, 因感同母親應女士本著基督徒一直以來樂於負擔的體現與關懷, 自公元2001年始有計畫地籌募基金, 以協助更多海內外的華人公益團體從事教育公益事業, 遂成立了「財團法人英仕教育基金會」; 致力改善弱勢族群的教育環境及兒童 教育的資源分配與品質, 俾以幫助他人、成就社會、貢獻心力。財團法人英仕教育基金會於2010 年起推動「下一站,幸. 福!」計畫,公開徵選服務團隊提供贊助!
小知識:格鬥天堂業務
1.課業輔導:學期間週一~六,13:00~21:00;寒暑假週一~五,10:00~18:00
2.辦理夏令營:除學習性的科學營、生態營,也至復興鄉泰雅部落進行交流,並參訪精障者之實驗農場及苗栗鹽場。
3.辦理音樂會:原住民擅長歌舞,我們邀請家長進行原住民樂舞教學,及黑手樂團進行樂器教練,已連續三年將小朋友練習成果辦理音樂會呈現。
4.認識文化差異:辦理泰雅部落交流,邀請相關團體及家長介紹越南文化及飲食
5.弱勢團體的認識:,曾邀請愛盲協會、職災者團體、921災區重建工作者、精障者之友團體…等,進行面對面的體驗
6.社區服務:為讓學童了解社區的維護是大家的責任,每週定期帶學童進行社區垃圾撿拾,除可改善學童亂丟垃圾的習慣,進而認識公共責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