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黃彥誠王者歸來 助中華隊奪世大運首金
臺師大體育系114級黃彥誠攜手國體大高承睿、北市大馮翊新與張秉丞,代表臺灣出征2025年德國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桌球男子團體賽,7月20日於金牌戰中歷經五點激戰,最終以3比2力退中國隊,為中華隊奪下隊史首面世大運男團金牌,寫下歷史新頁。朱硯匯教練賽後表示:「能夠奪金,是因為隊員之間彼此信任、全力補位。團體賽中沒有個人,每一位都是台灣的驕傲。高承睿一路扛壓、穩定帶隊晉級決賽,展現大將之風;張秉丞在場內外活絡氣氛,是團隊的開心果與穩定器;黃彥誠即使身體不適,仍完成教練要求、拿下關鍵勝利,展現國手風範;馮翊新心理素質佳,在高張力比賽中穩定發揮,是最後致勝關鍵。」
照片來源 FISU
一分一擊都不能少 團隊默契鑄就歷史首金
「團體賽講求的是默契、互助與補位的精神,少一人都無法成就團隊榮耀」。五戰三勝制的金牌戰,四位選手各自扮演關鍵角色,齊心寫下歷史新頁。首點由馮翊新迎戰中國陳俊菘,氣勢十足,以3比1搶下開門紅,替中華隊拔得頭籌。「一上場就是全力拚搏,不想太多結果。感謝隊友在場邊吶喊支持,讓我更有信心果敢出手。」第二點由高承睿對上孫正,兩人你來我往,激戰四局後高承睿以1比3落敗,雙方戰成1比1平手。第三點壓力落在黃彥誠身上。面對世界排名60的曾蓓勳,他帶著肩傷與身體不適上陣,展現驚人毅力與比賽調整力,以3比1成功逆襲,替臺灣搶下聽牌優勢。他語帶激動地說:「之前從來沒贏過這位選手,今天就是放手一搏,拼出這一勝真的很開心。」
第四點再由高承睿出戰,儘管一度化解賽末點,但最終仍以1比3吞敗,戰局再度拉回原點。決勝第五點壓軸登場的馮翊新,面對巨大壓力與1比2落後的局勢,不慌不亂、沉著應戰,最終以11比3拿下決勝局,完成驚天逆轉,助臺灣以總比分3比2擊退中國,拿下世大運隊史首金。高承睿自責表示:「感謝我的隊友,沒有你們沒有這面金牌。」黃彥誠補充,「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是我們四個人一起完成的! 感謝國訓中心、運科中心後勤支援和所有忘情吶喊加油的人,有你們的支持,我們才能拿到這面金牌!」
谷底反彈 黃彥誠用桌球找回自己
「人生總會遇到挫折與失敗,重點是,能不能透過更高強度的自我要求,從錯誤中站起來,導回正軌,繼續前行。」對黃彥誠而言,這面金牌不只是榮耀,更是一場從低谷中反彈的自我救贖,重新出發——用桌球,寫下更長遠的榮耀。
今年初,他因私人風波遭停賽三個月,無緣世錦賽國手名單。對一位運動員來說,沒有比賽,就彷彿失去了靈魂,然而他沒有一天停止訓練。如今重返國際賽場,他帶傷上陣,在金牌戰搶下聽牌,成為歷史性勝利的關鍵拼圖。他感性表示:「我曾經迷失過方向,但謝謝桌球讓我重新相信自己,讓我知道,我還能用桌球為國爭光。感謝國家給予的資源,以及在網路上鞭策我的人,提醒著我,身為頂尖運動員所背負的責任與期待。我會更加努力,也會用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因為我知道,這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那些不離不棄支持我的家人與國人。」
這一面金牌,不僅是一次競技上的勝利,更是中華桌球男團信念與堅持的結晶。從傷病低潮到心理壓力,從戰術調整到臨場爆發,每一位選手都用實力與意志撐起屬於團隊的榮耀。當會旗緩緩升起的那一刻,他們用行動證明:再高的牆,也擋不住彼此信任、全力以赴的團隊力量。
(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評分項目 | 分數(滿分5) | 評語 |
---|---|---|
新聞價值與時效性 | ★★★★★ (5) | 聚焦世大運金牌、台灣首金紀錄,具高度新聞價值與公共關注性,切入時間精準。 |
結構與層次安排 | ★★★★★ (5) | 採倒金字塔結構清楚,三段分明,層次分明,從比賽結果到個人故事收束完整。 |
內容豐富與精準度 | ★★★★★ (5) | 比賽過程描述細膩,對戰詳情、比分、角色貢獻皆有交代,專有名詞與背景正確。 |
語言表達與文采 | ★★★★☆ (4.5) | 語言生動、具感染力,情感真摯。部分段落語句略長,若再略作壓縮更具節奏感。 |
人物深度與文化意涵 | ★★★★★ (5) | 黃彥誠的低潮與反彈被細膩刻畫,呼應體育精神與自我救贖主題,文化層次豐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