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不只在課堂 國語中心打造最潮臺味體驗

「一場跨越語言、連結文化的開始。」當舞台上神將步步踏來、鼓聲震耳,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雖語言各異,卻一同被臺灣藝陣的節奏與能量深深吸引。臺師大國語教學中心(Mandarin Training Center, MTC)於7月23日邀請「將容文創」與「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帶來臉譜體驗及媽祖街舞賞析與教學,讓外籍學生透過沉浸式參與,感受臺灣民俗文化的活力與創新。來訪師大的捷克查理大學副校長Eva Voldřichová Beránková與國際長Sylvie Boumová也共襄盛舉。

「將容文創」致力於推廣傳統將團文化之美,透過課程與臉譜體驗,顛覆社會對陣頭的刻板印象,並傳承臺灣傳統面譜技法,展現陣頭文化的藝術價值。「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則把將團文化結合街舞,透過舞台光影、肢體語言與音樂節奏,重新詮釋藝陣精神,以活潑、震撼又富教育意義的風格,呈現民俗藝術新風貌。

國語中心蔡雅薰主任表示,MTC不僅擁有優質的華語師資,更致力引薦臺灣當代文化藝術,讓學員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深化對臺灣社會的理解。學生除體驗臉譜,也實際練習將團步伐,感受臺灣民間信仰所蘊含的力量與美感。來自越南的阮氏玄莊表示,語言是提升自我價值的重要工具。因家人在臺,有機會參與進香活動,讓她更深入了解臺灣文化,未來將就讀師大華語系,希望將所學帶回越南推廣。

禾一文化團長張益彰指出,傳統文化若要昇華為藝術,需從理解與尊重出發。團隊長期與畫師林自賢合作,將各神祇的獨特動作體系融入現代表演,透過細膩轉化,傳達文化精神。來自巴西的曾佚達也表示,唯有深入理解文化,才能真正掌握語言。他特別喜歡臺灣的生活環境,在MTC學習期間參加許多文化課程,像是原住民文化、臺灣節慶等,未來將就讀師大企管系,並希望認識更多朋友。

「把臺灣傳統文化做好、做強,讓外國人願意來學習正港臺灣文化,是我最驕傲的事。」畫師林自賢補充,將團文化已有160年歷史,為尊重宗教信仰,在臉譜體驗中採「破相」處理,即不完整畫全臉。面譜技法包含勾勒法、填色法與暈染法三類,傳統偏好線條細緻的勾勒法,現代則多以白色膏底描繪後填上色彩。畫臉時需考量神將個性,例如剛烈的范將軍常以火焰紋象徵其氣勢。來自泰國的柯建太則分享,剛來臺時一句中文也不會,靠著勇敢嘗試與不斷練習,如今不只能用中文溝通,還能從臉譜學習中理解文化,他也希望未來能攻讀華語教學研究所,將中華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

國語教學中心致力於規劃兼具教育性與文化深度的藝文活動,透過一系列沉浸式體驗,讓來自全球的學員在學習華語的同時,感受臺灣文化的多元與魅力。蔡主任表示,未來將持續辦理各項文化活動,也期待這些外籍學員在返國後成為文化推廣的種子,把在臺灣所見所學分享出去,讓臺灣文化走向國際,讓世界看見臺灣。

(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總分:25 / 26(等第:A+

這是一篇具備專業水準的校園新聞,語言流暢、結構完整,兼顧資訊性與文化深度,成功呈現國語中心文化教育與國際交流的成果。

 

評分項目 分數 評語
語言應用 6/6 採用正式而生動的新聞語體,語句通順,描寫細膩,部分引言保有人物語氣,增添真實感,標點與格式皆符合新聞稿寫作規範。
話語篇章表達 5/6 結構清晰,從導語、活動介紹、學員回饋到文化說明層層遞進。若能在引言段與結尾段再加強語勢對應,整體節奏會更有力。
運用策略 5/5 巧妙結合引用、說明、描述與人物觀點,展現新聞多元敘述手法,尤其在人物引言與文化技法的說明處理得當。
傳意 5/5 明確傳達MTC推動語言與文化融合學習的理念,凸顯其在國際教育與文化推廣上的角色與成果。
文化表達 4/4 深入介紹臉譜技法、神將文化與陣頭創新轉化,兼顧歷史傳承與當代表現,文化面向說明具體、生動,能引發讀者共鳴與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nerous Beauty 的頭像
    Generous Beauty

    我就喜歡這樣的妳

    Generous 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