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開始會讓學生去圖書館或是 COOL ENGLISH 找繪本或是讀本閱讀給全班聽,其一,希望他們可以知道並了解英語繪本的來源;其二,希望可以透過說故事增加學生的閱讀流暢度。上學期是嘗試階段,沒有給學生太大限制,就是一模一樣畫封面,寫書名作者,然後造句一句話畫圖。然而,對於某些五年級學生來說,如果不給明確的規範,就會呈現最低標準給你,所以下學期開始,建立了明確的評量標準。
每個學期都會帶領學生做英語故事分享的活動,兩到三人一組說故事,然後寫閱讀單,有些學生很認真,但是某些真的就是隨便寫寫就交了,感覺沒有學習到任何東西。所以五下開始的英語閱讀單,增加了查單字專區,希望學生至少查找四個單字,然後記錄下句型跟詞性。我本人的做法是,我有一間英語教室。教室內放了我自己買的繪本跟英語字典 (12-15本),提供給學生自由翻閱 (這邊老師要放寬心,你拿出來的繪本要有毀損的打算),為什麼不請學生去圖書館借書呢? 1. 借書有其限制,某段時間就必須要還,不適合連續性活動。 2. 我自己選書,可以配合學生程度,避免學生從圖書館借過於簡單的書籍。
課前準備
1. 製作英語閱讀單
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會依賴GOOGLE TRANSLATE 找尋自己想知道的中文,下學期開始,會導入使用英語字典的方式,希望他們可以了解 詞性 跟 例句。
因為學生當然可以用平板查詢單字,但是學生拿了平板後,分心的可能超級大,為了維持學生專注度,我還是準備了字典,以兩到三人一組的方式,共同使用。
在各班級教室,也放了一本字典,讓他們可以在平時課餘時間使用。老師剛開始導入可以使用兩到三人小組,人多反而會分心。
閱讀單設計,五年級基本要求就是知道書名作者。接著是語言層次,你從繪本中學習到那些單字根是否能創作句子,高年級會要求10個字以上,延長句子。
詞性概念導入。字典的好處就是有清楚的詞性介紹,很適合高年級或是國中一年級學生。
圖片來源 奇摩字典 https://tw.dictionary.search.yahoo.com/
2. 設計英語說故事評量標準
- 閱讀單與繪本設計:評估學生在活動前的準備情況,是否展現完整且有創意的作品。
- 英語說故事表現:評估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包含流暢度、語音語調及表現力。
- 與同學互動:觀察學生是否能主動參與互動,展現自信的溝通能力。
這邊我會附上上學期的故事天花板跟原因。
這組同學找個一本有難度的書籍,並且平均分配給組員;每個組員透過不同的方式消化閱讀這本繪本。例如: 使用便利貼,或是影印繪本做小提示卡等等。
在說故事的時候,繪本朝向同學,看著自己的提示卡閱讀。超級棒。
課程設計 : 兩堂課
開學第一週先請學生分組,( 通常是兩到三人 ),在教室挑選繪本,寫下要發表的日期跟書名。這邊老師想: 為什麼需要一節課呢? 其實學生在挑選繪本的時候,會兩兩一組,先試念念看,不行就換本。無形之中,閱讀到很多繪本呀~!
接著,發下英語閱讀單,我通常會在閱讀單上幫學生寫下他們要發表的日期。這樣就比較不會忘記。然後利用一節課,請他們拿繪本跟字典,完成書名作者跟查單字。我這邊會行間巡視,學生其實對字典使用很陌生,其實繪本上的單字某些也超綱了,建議老師要適時協助。
透過查閱字典的過程,學生開始認真地翻閱繪本,也認真地了解單字的意義以及再回到繪本代表的意思是什麼,個人覺得 : 學生受益還是很大的。
平時無法靜心的學生,也很認真在茫茫字海中找單字,其實查字典真的很有趣呀~。學生有了依據,按圖索驥,也能有效提升相關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