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階段的藝術與人文分成三個面向,音樂,美術跟表演藝術。所以當藝術與人文跨成雙語領域的時候,需要投入比較多的心力與人力 ,新莊區有多個雙語實驗國小在設計藝術與人文的雙語課程。基本上,雙語課程不會照本宣科的上,因為加入了語言的元素,所以讓普通的課程難度變高,要教授的內容也變多,所以會抽取元素,然後去設計 符合新課綱 知識,技能,態度的課程。

從藝文領域下手,三年級上學期的主題就是點線面,學生必須利用 點線面,創作藝術 。知識的部分,可以補充國內外點線面的藝術大師,透過了解這些藝術大師的故事以及創作手法,學生對於點線面也更加有概念。技能的部分: 學生是否能吸收藝術家的養分,轉化成為自己創作的元素。態度 : 能否在課堂上展現積極認真的態度完成作品。

雙語課程的技術層面,是很好解決的,但是知識的部分,就需要有相關背景的人共同備課。在觀看幾所雙語藝文學校的課程後,發現了一個架構。在藝文的部分,抽取主題,搭配幾個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根據這些藝術家的技法,延伸出美術作品,可以跟校本課程結合,完成大幅的作品。

介紹藝術家的時候,使用外師授課,學生在做作品的時候,可以使用 CLASSROOM ENGLISH ,學生只要能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就是很棒

 

 中外千古人物

https://sites.google.com/view/delosmuertos/home

 

 參考資料 (以下文字來自維基百科)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在《點. 線.面Point and Line to Plane》一書中,將藝術的形式歸納為三種元素,即是點、線、面之間的構成關係,探討現代構圖理論的基本原則與觀念。

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康丁斯基(俄語: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андинский,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於俄羅斯畫家美術理論家。

儒略曆1866年12月4日,康丁斯基出生於俄羅斯莫斯科,在敖德薩度過童年。進莫斯科大學後,就讀法律經濟學。1896年在慕尼黑學習繪畫(寫生,素描和解剖學),在俄國革命之後的1918年返回莫斯科。因為前衛藝術與官方的現實主義藝術相悖,1921年他回到德國,從1922年在包浩斯開始任教,1928年加入德國國籍,直至1933年包浩斯納粹關閉。此後定居法國,在1939年加入法國國籍,1941年法國被納粹占領,康丁斯基沒有選擇前往美國定居,他在1944年逝於巴黎近郊的塞納的內依

皮特·蒙德里安馬列維奇一起,康丁斯基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他還與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個為時不長但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團體「藍騎士」。康丁斯基的繪畫售價曾近一千五百萬美元。索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是康丁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image

 

 卡濟米爾·謝韋里諾維奇·馬列維奇俄語:Казимир Северинович Малевич,1878年2月11日-1935年5月15日),或譯馬列維基,是俄羅斯至上主義創始人、構成主義、幾何抽象派畫家[1][2][3],代表作《黑方塊》(1915年)、《白色上的白色》(1918年)。 在1904至1910年間於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院學習。1912年馬列維奇自稱他的畫風屬於「立體-未來主義」式[10]。1913年他為俄羅斯歌劇征服太陽(Pobeda nad Solntsem)設計了舞臺,而這一歌劇後來廣受讚譽。1914年馬列維奇在巴黎的獨立者沙龍參展, 1915年馬列維奇開始發展他的至上主義藝術,並發表了名為《從立體主義到至上主義》的文章。1915至1916年間他與其他的至上主義藝術家一起在農村合作社工作。1916至1917年參加莫斯科一個名為「方塊傑克」(Bubnovyi Valet)的藝術家團體。這一時期馬列維奇繪製的畫作包括《黑方塊》(1915)[13]和《白色上的白色》(1918) 

 

 皮特·科內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 

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自稱「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 1892年蒙德里安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國立藝術學院,正式接受學院派的訓練,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寫實能力。 1911年蒙德里安見識了畢卡索和布拉克等立體派的作品,感受極大的震撼。立體派講究的立體事實和明確客觀都是蒙德里安追求的目標。隨後前往巴黎研究立體派的繪畫風格。他不斷分析眼睛所見的影像,並且加入了音樂性作品充滿了節奏感。蒙德里安成功的從立體派中吸取精華,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現,並加入了自我的風格,脫離了立體派他使用更基本的元素創作(直線、直角、三原色)組成抽象畫面,此時期的代表作「線與色彩的構成」色彩柔和、充滿輕快和諧的節奏感。這一時期的作品有《構圖第十號》。

 

 喬治·皮埃爾·秀拉(法語:Georges-Pierre Seurat,發音:[ʒɔʁʒ pjɛʁ sœʁa],簡稱喬治·秀拉;1859年12月2日-1891年3月29日),是點彩畫派的代表畫家,新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他的畫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秀拉的畫充滿了細膩繽紛的小點,當你靠近看,每一個點都充滿著理性的筆觸,與梵谷的狂野,還有塞尚的色塊都大為不同。秀拉擅長畫都市中的風景畫,也擅長將色彩理論套用到畫作當中。 

1870年代開始習畫,並受到林布蘭弗朗西斯科·戈雅的影響。1878年就讀於法國美術學院

1880年代秀拉服了一年兵役,後回到巴黎。並有了自己的畫室。這也是他開始練習點描作品的重要十年,一開始他先練習無色彩的繪畫,接著開始畫大型的點描畫作。1880年代後期,他搬到一個比較安靜的畫室,而且有了一個模特兒女友Madeleine Knobloch。

1891年長子出生後不久,秀拉死於白喉,享年31歲。葬在法國巴黎

image

PHOTO CREDIT AMAZON 

 

 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 法國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點彩派(Pointillism)創始人之一,他主要畫風景,且經常使用點彩派技法作畫 。1863年11月11日生於巴黎,1935年8月15日卒於同地。早年學建築,後轉而學繪畫。1884年與G.修拉交往後,開始接受新印象主義理論,並成為這一運動的骨幹人物。作品富於激情,善用紅色作為基調,代表作《聖特羅佩港的出航》、《馬賽港的入口》等色彩鮮明和諧,使遠近產生秩序感。晚年思想進步,同情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 

 

 胡安·米羅Joan Miró i Ferrà,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加泰隆尼亞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從小時候,米羅就對於大自然的風景非常熱愛,對於自己成長的地方更是如此。畫畫對於安靜及敏感的他來說,似乎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工作。他的父親對於天文很有興趣,而此興趣多少也影響到米羅。同時,他也有著對藝術的敏銳。喜愛繪畫女人、小鳥、太陽、星星等,並以自創符號及色塊構成,成為獨特的個人風格。與畢卡索達利並列西班牙後現代三大藝術家。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又譯傑克森·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畫家以及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主要力量。他以他獨特創立的滴畫而著名。

在他的一生中,他同時享有相當的盛名和惡名:他被認為是一名大部分時間隱居的畫家;他具有反覆無常的脾氣,並且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酗酒做鬥爭。

他生於懷俄明州科迪,1929年移居紐約,進入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在托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門下學習;1938年到1942年間,為聯邦藝術工程工作;1943年開始轉向抽象藝術。1950年代到1960年代,他通過「文化自由議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受到中央情報局的支持。

1947年開始使用「滴畫法」,取消畫架,把巨大的畫布平鋪在地上,用鑽有小孔的盒子、棒或畫筆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稀薄的顏料藉助噴霧器;作畫時和畫布的接觸不固定在一個位置,而是在畫布四周走動,或跨越過去,使構圖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認;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畫面上線條縱橫曲扭,色彩變換無常。在其追求下意識的極端放縱的方法中可見到超現實主義畫派的影響。波洛克在1956年8月11日晚上因為酒後駕駛超速,發生交通事故而喪生。

image

PHOTO CREDIT AMAZON 

 

 草間彌生(日語:草間 彌生くさま やよい Kusama Yayoi,1929年3月22日-),被稱為日本現存的經典藝術家,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在1957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占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她曾與當代其他藝術家如安迪·沃荷克拉斯·奧爾登堡賈斯培·瓊斯一起聯展。被美國藝術網站My Morden Met選為「21世紀十大前衛藝術家」 

1939年,草間彌生約10歲時產生幻覺幻聽,以及主治醫師西丸四方博士的診斷的高度性障礙(性行為恐懼),而常有自殺企圖。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點 到1950年,草間彌生主要在紙上用水彩,不透明水彩及油彩繪畫抽象自然形式。她開始用波卡圓點來覆蓋各種表面,例如墻壁、地板、畫布、以及後來的生活用品與裸體的助理,這些波卡圓點後來成為了她的作品的特徵。 被她稱為「無限的網」的充滿波卡圓點的廣闊領域是直接取自於她的幻覺。 

在東京和法國生活過後,草間彌生在27歲時移居美國。她說,她開始認為日本社會「太小,太奴役,太封建且太鄙視女性了」。 [4]在離開日本前往美國前,她銷毀了很多早期的作品。[5]在1957年,她移居至西雅圖。在西雅圖的佐伊·杜桑(Zoe Dusanne)畫廊中舉辦了她的畫展。[20]待在西雅圖一年後,[6]根據她與喬治亞·歐姬芙的通信中,她明言了她有興趣參與這個城市的公眾矚目之下,並尋求喬治亞·歐姬芙的建議之後,她搬到了紐約市。[21]在美國的期間,她迅速樹立了前衛運動領袖的名聲,且獲得了無政府主義藝術評論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對她的作品的讚賞。[7]

對於草間彌生來說,在他的一生中總是在思考著如何讓生命的路走得更佳的完善,所以打從十幾歲就開始計畫的他來說,他相信生命是寧靜中綻放出的斑斕光彩,所以在他的晚期,對於藝術的概念就是死亡,對於他來說死亡就是從生命這間房間走向另外的空間,不可怕其實本質上是相同的。[42]

藝術可以說是他維繫生命的主因。在《草間彌生無限的網》一書當中,草間自以提到:「因此為了藝術,在怎樣辛苦我都不會後悔,我就是這樣一路走到現在,今後也會這樣繼續生活下去。

image

PHOTO CREDIT AMAZON 

 

  Bridget Louise Riley CH CBE (born 24 April 1931)[1] is an English painter known for her singular op art paintings.[2] She lives and works in London, Cornwall and the Vaucluse in France. She eventually joined the J. Walter Thompson advertising agency, as an illustrator, where she worked part-time until 1962. The Whitechapel Gallery exhibition of Jackson Pollock in the winter of 1958 had an impact on her.[7 

Her early work was figurative and semi-impressionist. Between 1958 and 1959, her work at the advertising agency showed her adoption of a style of painting based on the pointillist technique.[9] Around 1960, she began to develop her signature Op Art style consisting of black and white geometric patterns that explore the dynamism of sight and produce a disorienting effect on the eye and produces movement and colour.[8] In the summer of 1960, she toured Italy with her mentor Maurice de Sausmarez, and the two friends visited the Venice Biennale with its large exhibition of Futurist works.[7]

Early in her career, Riley worked as an art teacher for children from 1957–58 at the Convent of the Sacred Heart, Harrow (now known as Sacred Heart Language College). At the Convent of the Sacred Heart, she began a basic design course. Later she worked at the Loughborough School of Art (1959), Hornsey College of Art, and Croydon College of Art (1962–64).[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rous 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