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選手征戰世大運 攜手助中華排球締造第六佳績
2025年德國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中華男、女排雙雙重返八強,最終皆以第六名作收,展現新生代排球選手的堅韌與潛力。本屆臺師大共有七位選手入選中華男女排,男排李俊佑、温逸凱、張祐晨,女排林其蓉、葉于雯、張稦豈、陳亭汝。女排教練鄧衍敏教練表示,要帶著一批年輕選手征戰國際,經驗很重要,早在年初便安排以賽代訓,女排參與亞洲排球國家盃拿下第三名,增加選手信心。男排黃宏裕教練補充,戰術部分,以「速度與穩定」為核心策略,強化攻擊手的個人突破能力,並透過持續溝通與戰術協調,提升防守與轉換流暢度,有不錯成效。
照片來源 FISU
張育陞轟129分領軍 師大選手火力接棒助攻中華男排
中華男排儘管在小組賽中歷經起伏,最終仍成功擊敗葡萄牙,以分組第二晉級八強,締造第六佳績。臺師大張祐晨擔任隊長,在與澳洲戰成分數與局數相同的情況下,靠著些微得失分優勢脫穎而出,並以單場 12 分成為關鍵功臣。他強調團隊精神是致勝關鍵:「我們最好的地方就是團結,尤其在困境中互相鼓勵、一起找出解方。同時也感謝場邊激情吶喊的觀眾,是我們奮鬥下去的強心針。」
中華隊當家攻擊手張育陞在本屆賽會中火力全開,攻下高達129分,勇奪男排得分排行榜第一名,成為串聯全隊攻勢的關鍵核心。臺師大溫逸凱在場上展現出色的進攻爆發力與穩定得分能力,於比賽關鍵時刻突破對手封鎖,為球隊注入士氣;李俊佑以準確攔網配合戰術快攻,展現訓練紮實成果與實戰應用。
「排球是接下一次次重擊,透過團隊反攻的運動。重返八強已達預設目標,希望國人多給予支持鼓勵。」黃宏裕教練表示,透過比賽檢視訓練成果具有正面效應,中華男排在本屆世大運中的成長與應變能力令人驚豔;不過,球員在攔網戰術與心理素質上仍有進步空間,未來將持續培養輪替與穩定性,全力備戰亞洲東區錦標賽。
照片來源 FISU
臺師大張稦豈奪女排得分王 助攻中華女排挺進八強
中華女排在本屆世大運展現出堅韌不拔的戰力,面對歐美高大勁敵,透過靈活節奏與攻守轉換,打出多場亮眼表現。中華隊主攻手張稦豈火力全開,累計攻下100分,勇奪女排得分排行榜第一名,成為全隊攻擊主軸與關鍵推進力量。她穩定而強勢的輸出,不僅撐起中華女排的得分重任,更展現臺灣女將在國際排壇上的爆發力與競爭實力。
鄧衍敏教練指出,舉球員陳莉鎔與陳亭汝風格互補,能靈活調度戰術節奏,有效擾亂對手防線。其中,臺師大舉球員陳亭汝表現尤為關鍵:「亭汝的舉球具備穩定的配球判斷與大角度轉換能力,能在比賽中快速捕捉對方陣型變化,做出臨場應變,是整體攻擊效率提升的關鍵之一。」
此外,自由球員林其蓉在場上的穩定防守與即時溝通也扮演關鍵角色。鄧教練補充:「其蓉不只提升接發效率,更透過聲音引導隊友,是場上最穩的靠山。」中華女排不僅展現攻守兼備的整體戰力,也透過靈活調度與團隊默契,在國際賽場上寫下亮眼一頁,為國爭光,也為師大排球實力打亮招牌。
臺師大暖心支援後盾 讓選手無後顧之憂
男排張祐晨隊長表示,「感謝這次國訓中心、運科中心及體育署的後勤,讓我們迅速適應國外環境;感謝中華男排團結一心的凝聚力,讓我們贏下比賽;更感謝師大師長出國前夕到國訓中心為我們加油,因為有這些支持成為我們無畏征戰國際的重要力量。」臺師大體育室李佳融主任表示:「臺師大始終是選手最溫暖的靠山。無論是聯賽還是全大運,學校師長都會親自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此次世大運,儘管選手返台時間分散,體育室仍安排人手輪流接機,讓選手在第一時間感受到關懷與支持。」
從集訓到國際賽場,臺師大選手不僅在世大運舞台上以汗水與實力寫下屬於自己的青春篇章,更攜手締造第六名佳績。從備戰到實戰、從團隊合作到個人突破,他們以行動證明—臺灣排球未來可期;而臺師大也將持續作為選手們最堅實的後盾,陪伴他們勇敢站上國際舞台,迎接每一次挑戰。
(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總評:24 / 25 分 等第:A+(優秀)
評分項目 | 分數 | 評語 |
---|---|---|
語言應用 | 5/5 | 用字得體,語句通順流暢,段落過渡自然,搭配語錄引用貼切,專業性與情感並存。 |
話語篇章表達 | 5/5 | 架構清晰,標題與小標節奏一致,首尾呼應,資訊鋪陳完整且具層次,段落安排邏輯性強。 |
運用策略 | 4.5/5 | 妥善運用數據、語錄、場上角色分工等資訊突顯亮點。若能再多引用比賽具體數據或對戰細節(如對手、比數走勢)將更具新聞現場感。 |
傳意 | 5/5 | 成功傳達中華隊表現與臺師大選手的核心貢獻,具說服力與感召力,讀者能清楚感受到世大運背後的努力與團隊精神。 |
文化表達 | 4.5/5 | 點出師大作為運動員後盾的制度與溫情面向,呈現校園體育文化。若能稍微比較不同支持制度(如其他學校或國外體系),可再提升文化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