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高年級開始準備銜接國中,因此,五年級下學期,會有系統地開始每週請學生背誦教育部規定國小應會單字,每週25個單字直到學期末,奠定好基礎,才能應付國中科目變多又變難的掙扎期。同時,配合教育部政策,英語科應施行素養導向,同時也注重議題融入之相關教學連結課本內容到生活中,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
每週一句 + 每週單字
錄音活動旨在訓練學生的自然發音能力,使其能夠在看到英文後自然朗讀,而不僅僅是進行閱讀理解。五年級的錄音內容為每週一句,這些句子均已在開學第一週完成講解,並提供相關影片供學生課後練習。此外,五年級的句型多為複習內容,學生應已有一定基礎。課堂上亦安排高階自然發音法的組合練習,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說流暢度,並搭配口說活動與錄影紀錄,確保學生能熟悉並運用這些句型。每週一次的錄音,基本上會希望學生達到80分,但是目前評分方式就是有做就有分,鼓勵學生培養固定口說習慣。此外,這學期除了扣除假期及期中末考,每週都會考聽寫單字,除了在第二週發下單字表也提前將音檔公告,方便學生練習。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時代在改變,現在學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已經跟以前傳統教學相去甚遠,必須先透過生動的影片引起學生動機,再帶入課本內容。學生產出也是以真實情境為主,需要學生攜帶真實物品連結課本句型。
拿五上四單元,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來說, 我們先是觀看全英授課影片,透過影片引起學生動機,補充句型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
接著利用電子書做基本的口說復誦及聽力練習。
接著用老師自己製作的教學ppt ,提醒學生課程重點,接著完成課本聽力同時寫進行書寫句子練習,先完成的同學,可以去找其他同學練習課本上的口說,
同時也發布下週素養導向任務," 街頭訪問" ,讓學生透過合作學習,配合課本句型拍影片輸出。下週的課程就會著重在課文閱讀習作書寫,跟成果影片。
課本內容都一定會上完,不用擔心。
老師補充很多所有的東西都是扣回課本教學主題,只是透過更生動的影片配合相關活動,讓學生負起更多的責任。
學生產出需要時間,為了給足學生足夠的討論空間,我會上課十分鐘發布任務,20分鐘討論產出,10分鐘拍片紀錄。
因為老師給予的任務,不是在學生熟悉的舒適圈中,但是學生絕對有能力可以達成,因此。他們聽到任務時,第一個反應是懷疑自己,即使聽懂了任務也要跟老師再三確認,如果同樣的東西要重複說三次,甚至10次以上,確實明顯浪費屬於他們的討論時間,
影片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rj3e4pmmY
課本內容不符合真實情境,學生需要增加應用能力
每一課的進度大約兩個星期完成一課。開學第一個月會先把每週一句,基礎發音上完,複習五上進度後,才會開啟新的課程。因為五年級自然發音,基本上都是在教組合音,學生相對熟悉且現實生活中,發音不會分章節,因此,開學會一次性上完,然後,在課餘時間利用桌遊機制練習不同組合發音,學生都很喜歡。
透過製作桌遊卡,更熟悉發音。透過小組遊戲機制練習自然發音
此外,教育部要求素養導向教學,給學生真實情境,因此,歌曲押韻跟發音有強烈的關聯,上學期也教了兩首歌,主要複習長母音AI / AY/A-E 跟 OW / OU 的聲音。學生產出會唱一小段歌曲,反應都很棒。自然發音是活在真實世界中,因此,會希望透過真實的材料讓學生練習,或是透過遊戲化教學,增加學生練習口說的動機。例如: 平板配合打歌學英文,讓學生在自然的情境中,找到歌詞中押韻的部分。
老師會介紹流行歌手,並介紹基本生平,讓學生學過的句型,試著讓學生產出
學生產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_wYK_9Zljg
五年級課程重點在加深加廣
基本疑問詞,基本上在中年級都已經教完了,五年級注重的是 人稱跟be動詞的變化,以及句子的延長,單字部分,也會加深加廣,除了增加單字的數量,同時也利用繪本說故事活動配合字典查詢活動,讓學生發現單字的高級用法。並補充更多句型,讓學生有足夠的句型量。
學生對於自然發音或是基本單字句型還不熟悉怎麼辦?
自學的好處就是老師可以量身訂做,為不同需求的學生設計相對應的課程。因此,針對落後學生在COOL ENGLISH 設計學習輔助專區,從基礎的單字句型到發音都有詳細的介紹,並且設有考試審核,學生可以得知自己是否習得。
基礎單字句型發音還不熟的學生怎麼辦
自學的好處就是老師可以量身訂做,為不同需求的學生設計相對應的課程。在學習吧建置 五年級下學期基礎單字句型發音之簡報學習單,以及口說練習,全方位照顧學生學習需求。
段考是否超綱
108課綱對於英語科目內容帶來重大的影響,為了更加結合生活素養,英語課本的內容不只有基本單字句型,而是有更多跨領域的相關議題,例如,五上第一單元的飲品主題希望學生要看懂標籤,同時,對於學生吃進去的糖分學生也要會算。第二單元結合自然議題,讓他們做柑橘類水果酵素等等。因此,呼應素養導向我邀請學生帶飲品來,請他們觀察標籤,並寫下相關的熱量,糖分等等。也利用自製桌遊帶領學生了解各家飲品及水果中的糖分,學生都非常喜歡糖分桌遊,也對此單元印象深刻,期中期末考,根據課本的標籤,只改了數字,沒有超綱。
此外,五上review2 課本中,也有寫信的主題,我結合節慶,讓他們分別用感恩節寫信給感謝的同學,聖誕節寫信給師長,讓學生透過節慶融入,更加能使用英語書信。本學期,在執行教育部議題教學時,也讓他們書寫書信。
學生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7JQHi8FF0
學生寫信作品
英語課為什麼在寫春聯?
五上課本單元的節慶就是 CHINESE NEW YEAR ,而習作中就有英語春聯書寫。課本習作本來就有的東西,因應生活化,所以個別詢問各班是否想寫書法,某些班有興趣,就真實操作,某些班沒興趣,就紙本書寫。
無論哪種教學,學生都練習到動詞跟副詞的搭配,學生作品如下圖;我也特別找書法大師補充適合的組合字,方便學生補充在作品內,增添風采。
一定要用平板融入嗎?
本校是新北市智慧學習典範學校,一週必須有五堂課使用平板。為配合政府政策,全校老師都必須配合教育部五大平台,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回饋給學生。
此外,因應數位化,教育部也研發了線上 Test My English英語自主檢測系統,依國小四到六年級、國中一到二年級、國中三年級到高中一年級、高中二到三年級分為Pre A1、A1、A2、B1四個級別,各個級別均有字彙、聽力、閱讀、口說、寫作五項檢測。
只要你在台灣就讀,就必須熟悉線上作答,平板載具操作等能力。
https://www.testmyenglish.edu.tw/
給學生一個舞台 一個展現英語的機會
要怎麼知道英語學習有沒有成果呢? 參加比賽就是最好的證明,五年級這次參加113-2教育部酷英英聽王比賽,共28人獲獎,每班學生都有人獲獎,代表學生已經適應相關線上學習,且能表現突出獲得教育部頒發的獎狀。此外,下學期英語老師設計許多活動,也是積極給予學生舞台展現。
三月訪問活動: 結合教育部下課說英語活動,讓學生主動開口說英文。
四五月單字活動: 每週單字小考,90分以上當小老師,幫忙同學考核單字。五月初有全年級的單字考試,讓學生維持一定水準。
六月朗讀比賽: 六月最後一週,為了讓優秀學生展現英語口說能力,特地舉辦朗讀比賽,證明自己口說實力。
新北市能力檢測
從 103 學年度開始檢測國小五年級國、英、數科目的能力。此與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 PIRLS ) 及 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等學習成就評量整合型研究計劃相呼應,顯示檢測多以基礎學科或能力為主。
新北市國小學生能力檢測是以標準參照進行測驗結果詮釋,而新北市各學科皆訂立 2 個標準,將全部學生的評測結果區分為「精熟」、「通過」及「待關心」。各校依檢測結果之學生群體表現,可能呈現三種不同型態:一般型學校、待改善型學校及雙峰型學校。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除建置「新北市國民小學能力檢測」網站公告訊息外,更透過校務行政系統中建立「能力檢測」模組,提供各校歷年各科檢測結果及數據分析,包括答題分析表、分數統計、PR 級距統計、能力指標分析表、檢測標準分析表、認知力成分析表、科目能力分析表,並提供全市年度學生能力檢測回饋報告,以利各校掌握學生工具學科學習表現及整體表現趨勢,診斷學科表現,以回饋教師精進教學知能。
梁榮仁. (2019). 新北市國小學生能力檢測現況探討與省思.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8(9), 92-99.
學生成果影片
無論是教育部或是新北市都著重於多元評量,希望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英語在國小階段重聽說能力培養,因此,每個單元都會有小組合作產出的影片,學生只要能拍出影片,就代表他已經達成目標。 此外,英語能力是無限的累加,不是一蹴可幾的過程,因此,五年級積極地幫忙學生打基礎,複習單字,不可能一下子就看到成效,但從產出來看,目前都是可接受的範圍。學生英語課都在做什麼,每個單元都會有產出影片,學生透過或小組合作或個人展現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學生作品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Ypb1B0H_Ps&list=PLb_WW5HH6wpx2jEZRxF_zGKwsti6KiQlM&index=2
五下家長日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3bZNUPd6k
會考英文考什麼
國中會考已經不會有單純的句型,全部都是混和句型,因此,學生如果只學習課本上的句型,未來是無法應付大考的。
上課時,會請學生書寫補充句型,兩種句型都可以表達相同意思,協助他加深加廣。
學習成長本來就是衝破舒適圈的概念
如果你一直在舒適圈中學習,你無法成長。因此,在了解學生的能力下設計相對應 " i+1 " 的學習任務 。學生覺得有難度,但是可以做到,這樣才是學習。如果input 總是很簡單,學生是無法進步的。每個學生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可是你培養他們接受挫折,失敗的勇氣了嗎? 他們敢勇於挑戰自我嗎? 奧運選手唐嘉鴻曾經說過: 要練就一套新的體操動作需要6000次的失敗,掉槓,要擔任一個全能體操選手更是要經歷數萬次的失敗。語言學習是累加的過程,大量的閱讀口說才是成功的關鍵因素。錯誤也是學習的過程之一,重點是: 如何修整之後再來過。
高年級學生青春期即將到來,唯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才是學習的基石。學習不能只依靠興趣,正確的態度才是更重要的。過去成功的經驗是自我效能源自的面向之一,沒有人是天才,必須從持續練習中體會到自己有所用,並在成就感中形塑出自信,改變了心理狀態,並走向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