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間限定 :奎壁山地質公園
奎壁山地質公園位於湖西鄉北寮村北岸,遠望北寮海岸時,山壁彷彿一隻趴臥的巨龜,因此早期人稱龜壁山,後期才正名「奎壁山」。奎壁山為早期澎湖八景之一的「奎壁聯輝」。 奎壁山地質公園包含奎壁山及赤嶼,赤嶼位在奎壁山東側沿岸,漲潮時兩地之間的潮間帶整片淹沒於水中,每逢退潮則會逐漸露出一條約三百公尺長與並赤嶼相連的S型礫石步道,該處地底岩為火山集塊岩與凝灰岩質地,是典型的陸連島,退潮時潮間帶更可見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
※安全通行時段請參見澎管處潮汐預測表 https://www.penghu-nsa.gov.tw/TravelGuide/Tidenew
【大眾運輸】
搭乘北寮線、龍門循環線至〔北寮〕站下車,步行約300公尺即可抵達奎壁山遊憩區
石敢當 (避剎)
白沙鄉後寮村威靈宮廟旁有一塊「魑魅魍魎」碑,玄武岩製成。主文:魑魅魍魎,四個字上頭都冠有雨字;上款:道光貳拾貳年壬寅孟春吉置,下款:本鄉弟子仝立。「雨」字,乃「雨漸耳」之簡寫,「雨漸耳」也是澎湖的石符或石敢當常見的符籙文字。《五音集韻》:「人死作鬼,人見懼之。鬼死作聻,鬼見怕之。」《酉陽雜俎》:時俗于門上畫虎頭,書聻字,謂陰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瘧癘。《宣室志》又有:當今除鬼無過漸耳。時朝士皆書聻于門上。爾後,逐漸演變為雷漸耳或與雨漸耳。簡而言之,「聻」驅鬼避邪,加上雷或雨字有雷霆震懾之意。
-
後寮村的「魑魅魍魎」碑:伊能嘉矩於1901年1月前來澎湖踏查記載:「相傳道光年間,出現了一個妖怪,牠經常徘徊於後寮通樑之間,作祟於鄉民,鄉民請求於威靈宮神明,依照乩示,立此碑鎮壓,後來妖怪就不再出現。」道光22年孟春,即1842年農曆正月所立,魑魅魍魎加雨字於其上,象徵以「雨漸耳」壓制制服妖魔鬼怪。
-
文字來源|許玉河老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