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體(genre)指的是語篇的分類,是一種應對特定溝通需求的類型化語言模 式,它們由相似的、具備特定溝通目標的一連串溝通事件組成(Swales, 1990)。 為達成具體的溝通目的,這一系列溝通事件組合成獨特的文本形式語言體式 format──在詞彙、語法、修辭、架構等方面形成特有的風格,被熟悉它的 語言社群所辨識與使用(Bhatia, 1993; Eggins & Martin, 1997; Hyland, 2013; Swales, 1990; Tardy & Swales, 2014)。為探究不同語體呈現的特徵和其與語言社群間的關 聯,上世紀90年代晚期,語體分析研究(genre analysis)興起。此類研究為語篇 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衍生。比起後者,前者除了同樣關注語言現象以外, 更注意現有的語言使用(包括語法規則或詞彙的用法),將語篇視為更為廣泛的 修辭實踐的代表,因此有可能對語篇與使用它們的社群情況提供描述與解釋 Hyland, 2013

 

在漢語中,結構助詞“的”“地”和“得”有著不同的用法,主要用來標示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的關係,表達不同的語法功能。

1. “的”
“的”用來標示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關係,通常用在形容詞、名詞或動詞之後,來修飾名詞。例如:

漂亮的花:這裡“漂亮”是形容詞,修飾名詞“花”,表示花是漂亮的。
他的書:這裡“他”是代詞,修飾名詞“書”,表示書是他的。

漢語與: 的  地 得 是......的 強調句

她是昨天來的,不是前天。強調昨天


2. “地”
“地”用來標示狀語和中心語之間的關係,通常用在形容詞之後,來修飾動詞,表示動作的方式。例如:

快速地跑:這裡“快速”是形容詞,修飾動詞“跑”,表示跑的方式是快速的。
認真地學習:這裡“認真”是形容詞,修飾動詞“學習”,表示學習的方式是認真的。


3. “得”
“得”用來標示補語和中心語之間的關係,通常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動作或性狀的狀態和程度。例如:

他跑得很快:這裡“快”是形容詞,補充說明動詞“跑”的程度,表示跑得很快。
她唱得很好聽:這裡“好聽”是形容詞,補充說明動詞“唱”的程度,表示唱得很好聽。

 

漢語與: 的  地 得 文獻參考 

馮元玫. (2009). 現代漢語結構助詞「的、地、得」的語法分析及教學應用 (碩士學位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羅靜怡. (2022年3月30日). 對外漢語教學“的”“得”“地”偏誤分析.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 取自 https://www.sinoss.net/c/2022-03-30/621501.shtml

雲紅茹(2009)。看部首學漢字:漢英對照。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nerous Beauty 的頭像
    Generous Beauty

    我就喜歡這樣的妳

    Generous 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