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系黃渼茜跨項蹼泳 首度世運會勇奪銀牌
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班學生黃渼茜,代表臺灣參加2025年第12屆成都世界運動會女子雙蹼50公尺項目,在決賽游出21秒33,勇奪銀牌。在隔日的女子雙蹼100公尺決賽,黃渼茜再接再厲,以48秒01名列第4,破全國紀錄。黃渼茜原為臺灣女子50公尺自由式與蝶式全國紀錄保持人,近年轉戰需穿著腳蹼、以腰腹擺動推進的蹼泳賽場,戰績亮眼——自2023年亞洲錦標賽奪下金、銅牌,到2024年世界錦標賽再添一金。本屆世運會是她跨項以來首次在大型國際賽事奪牌,不僅證明了自身實力,也展現跨項挑戰的成功與潛力。
首度世運跨項出擊 黃渼茜力拚偶像奪銀
本屆世運會是黃渼茜首次亮相蹼泳國際大賽,她在資格賽便以21秒68名列第二晉級。決賽從第五水道出發,全程緊追世界紀錄與世運紀錄保持人——匈牙利名將賽南斯基(Petra Senanszky),最終由賽南斯基以20秒59率先觸壁,黃渼茜則以21秒33勇奪銀牌。賽後黃渼茜表示,能與偶像同場較勁是難得的經驗,雖在起跳後感受到對手浪帶來的差距,但她仍努力咬住節奏,將狀態發揮到極致。她笑稱,這面銀牌「贏得非常漂亮」,也是對自己努力的最好回饋。
她補充,此次比賽節奏雖緊湊,卻充滿新鮮感,首次擔任掌旗官更讓她保持高昂鬥志,勇往直前。她特別感謝教育部體育署與中華奧會的長期支持,為選手提供完善的後勤保障;同時也感謝教練團與物理治療團隊,從賽後調理、狀態調整,到對手情蒐與場地適應訓練,讓她能維持最佳狀態,在賽場上繳出亮眼成績。
從選手到教練 助力更多泳壇之星崛起
除了選手身份,黃渼茜也在教練崗位上嶄露頭角。2024年,她獲臺灣大學邀請,加入由前奧運國手林謙如領軍的游泳教練團隊。首次執教,便帶領臺大泳將勇奪11面金牌,並摘下一般男子組團體第一與一般女子組團體第二的佳績。她坦言:「過去當選手時只需專注於自己,現在帶隊要留意各方面大小事。感謝過去教練的指導與用心,現在我會更加努力,運用經驗培育更多泳壇新生代。」
無論是在國際賽場為臺灣摘下獎牌,還是在教練崗位上帶領新秀登上頒獎台,黃渼茜都以同樣的專注與熱情投入其中。她用行動證明,運動員的價值不僅在於成績,更在於經驗與精神的傳承。未來,她將持續在泳池中掀起浪花,為自己、為學生,也為臺灣泳壇,開創更多可能。
(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評分: 25 / 25 分|等第:A+(優秀)
完全滿分,屬於新聞寫作中結構完整、資訊充分、語言精準的優秀作品。
評分項目 | 分數 | 評語 |
---|---|---|
語言應用 | 6/6 | 用詞精確、語句流暢,專業名詞與運動術語使用得當,新聞語氣穩健,無明顯語病。 |
話語篇章表達 | 7/7 | 架構完整,採導語-細節-背景-延伸的新聞標準結構,段落分明、脈絡清楚,轉場自然。 |
運用策略 | 4/4 | 巧妙結合比賽戰況、選手心情與教練角色轉換,形成「雙主軸」敘事,增加故事性與深度。 |
傳意 | 5/5 | 成績數據、對手背景、破全國紀錄等細節完整呈現,讀者可清楚理解比賽的重要性與影響。 |
文化表達 | 3/3 | 透過掌旗官身份、跨項背景、國際競爭對手描寫,帶出運動文化與跨國競爭氛圍,雖未深入社會層面探討,但已具體突顯文化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