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在師大修了一門課叫做<部落學習與體驗>,顧名思義就是要前進部落學習,授課教師是來自臺師大地理系的汪明輝副教授,也是前原民會副主委,現在在師大擔任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汪副教授是來自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的鄒族原住民,他時常提醒自己應背負著傳承文化和啟發學生的使命感。「師大為國內師資培育的龍頭,老師應該要有批判性思考,透過不斷的交流、辯證而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知識體系,使學生反思、反省整個社會體制存在什麼問題。」
汪副教授1990年就來到師大任教,看見整體師資培育系統缺乏了全民原教素養,他指出,如果老師缺乏多元文化概念,自然無法尊重原住民,那麼原住民的問題只會不斷循環,再多的升學優待和補助也徒然無用。因此,汪副教授近年來致力於全民原教素養培力,過往開了一門課叫做< 台灣原住民社會發展 >,串連有關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脈絡、現況和問題,專注於台灣原住民的社會發展,例如升學優待、土地議題等,課程氣氛較為嚴肅,且礙於授課時數,無法校外實查體驗,難使學生產生對不同文化尊重及關心,也無發教出多元文化的深度體驗。因此,今年(2024)特別開了三學分,讓學生分成小組前進部落體驗學習,透過親臨部落,訪談族人,以了解原住民族在現代化的台灣,如何在經濟與生活,文化傳承與復振中找到平衡。
汪明輝(臺師大地理系副教授)
雖然,台灣有大多數人知道原住民族,但擁有原住民族素養以及深度剖析批判能力的人,尚在少數,讓原住民族相關議題總是如曇花一現,船過水無痕。去年(2023)年台大的「火冒4.05丈」事件,掀起了一波討論熱潮,但是相信仍有許多民眾不了解,原住民到底為什麼可以加分? 讓我們先來了解「火冒4.05丈」事件:
「火冒4.05丈」來龍去脈
2023年五月台大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由學生自行製作布條懸掛,不過卻有一布條寫著「火冒4.05丈」引發爭議,查看台大學生會布條說明,該布條說明為「原住民特權是政府對平地人的暴政 」。用數學公式3乘上了1.35倍就是4.05,隱射原住民加分政策。筆者在dcard版上看到的言論也多偏向於,如果因為原住民來自弱勢偏鄉,為什麼其他偏鄉的閩南或是其他族群未加分? 也有人從原住民是被動接受國家政策的角度出發。總之,這場從台大延伸出來整個高教體系對於原住民加分政策的不瞭解/諒解,導致今天的種種誤會。
究竟原住民為什麼可以加分? 台灣政府為什麼給予原住民在多種政策上的「特權」,導致其他族群的不諒解,讓我們回到2016年,中華民國蔡英文總統正式跟原住民族道歉那一天, 裡面清楚陳述著相關理由以及未來政府鄉實際做出哪些行為積極修補這段歷史。
圖/台大學生會提供
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2016/08/01)
現在台灣人習以為常的自由與民主是由無數人的熱血與生命與生命換來的結果,我們不能享受著民主與自由的同時,就忘了前人的努力,或主觀認為理所當然,因此,如果你認為「原住民特權是政府對平地人的暴政 」。請你平心靜氣地聽蔡總統娓娓道來。
「直到今天,我相信我們周遭還是有些人把過去的種種不公平視為理所當然,或者,把過去其他族群的苦痛,視為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就是我為什麼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道歉的第一個理由,我要改變及翻轉國人的觀念。」
蔡英文總統表示,台灣這塊土地早在有歷史紀錄前,就有南島語族居住,這群人建立起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社會制度等等,安居樂業。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無論是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臺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
後來的這一群人,剝奪了原先這一群人的一切。包含,在現代國家體制建立的過程中,原住民族對自身事務失去自決、自治的權利。傳統社會組織瓦解,民族集體權利也不被承認。台灣政府用國家的力量瓦解原住民族依傳統慣習維繫部落的秩序,破壞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早期原住民文化傳承大多是口耳相傳,沒有相關文字紀錄,然而,原住民族歷經日本時代的同化和皇民化政策,以及1945年之後,政府禁止說族語,導致原住民族語言嚴重流失,文化散落,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邊緣,甚至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受著不同程度的歧視與不公平。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要正視,真相必須說出來。然後,最重要的,政府必須為這段過去真誠反省,這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蔡總統這麼說。
直至今天,台灣人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仍然沒有消失,讓原住民族承受了一些其他族群沒有經歷過、感受過的痛苦和挫折。因此,總統府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蔡總統強調,總統府的委員會,最高度重視的,是國家和原住民族的對等關係。各族代表的產生,包括平埔族群,都會以民族和部落的共識為基礎。這個機制,將會是一個原住民族集體決策的機制,可以把族人的心聲真正傳達出來。
臺師大原研中心汪明輝主任表示, 「2008年,澳洲的總理也向原住民道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被國家的政策從父母的手裏搶到白人的價值裏』,那就是教養,給他白人的語言文化生活方式,被認為是好的教育,『原住民教育是落後、野蠻等等』,直到100多年之後,二十一世紀,才為所做所為做道歉。 教育不只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權利,不是學校有教育的權利,而是原住民有權利教孩子,有權利把孩子怎麼教、教什麼。所謂的原住民教育,就是要有一個全人體系,就是從出生到死亡,世世代代的終身教育。民族教育就是原住民族體系裏所講的教育,也就是16個民族裏必須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教育內容、教育體制、師資培育,「我認為這是原住民族的教育權,跟原住民族自治是有關係的。 原族民族的教育權利, 應該是部落、民族之間橫向對話,思考完整的「民族教育」,原住民教育「要有一個全人體系」,且與原住民自治連結。 」
台灣最早3000多年前,就有左鎮人活動的紀錄。
<新港文書>最早的1683年,為台灣西拉雅族流傳下的土地買賣契約文書,使用的是據羅馬拉丁拼音的字母撰寫。
從學術觀點看原住民族失落的一代又一代
強勢政權的侵襲的確會讓某種族群或文化消逝,然而,溫水煮蛙的現代化也是讓原住民文化流失的主因之一。
根據Wisner及其他學者在1995年透過對非洲、拉丁美洲及亞洲原住民發展經驗之硏究,歸結出發展帶來的衝擊,
1. 貶抑在地知識:強勢文化對當地傳統知識的輕視或忽視,認為這些知識落後或無效,並且試圖強制地將現代化的觀念和技術加諸於當地社群之上。這種觀念往往會導致對當地文化和傳統知識體系的破壞,同時削弱了原住民族對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認同感,當失去對自己生活方式和資源的控制權,而且可能面臨著文化認同危機、生計困難等問題。這些在地的傳統知識通常是幾個世紀以來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演變和累積的,包含了對於土地、植物、動物、天氣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寶貴經驗。這些知識對於當地社群的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資源和技術,同時也構成了社群的文化和社會基礎。
2. 瓦解社會與技術關係:原住民族傳統的知識和技術體系, 有助於確保族群能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當地的資源,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社群的生活穩定同時也有助於維護其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連續性。 當強勢政權試圖強制原住民族適應現代化體制、放棄其傳統的社會和技術組織,讓原住民族失去了對當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能力,導致原住民族社群內部的混亂和不穩定。
3. 製造匱乏:現代化過程中,對原住民族群的生活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施加了不必要的改變,導致他們失去了原本具備的自給自足能力,並且需要依賴現代社會提供的技術和資源。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原住民社群因現代化帶來的壓力而放棄傳統的生活方式、技術和知識系統,轉而採用現代化的方法和技術,但這些方法和技術並不適合當地的環境和資源。結果可能是,原住民族群無法有效地利用當地資源,而變得依賴外部資源的供應,進而導致了匱乏和依賴問題的出現。
4. 貧富差距拉大:原住民族從自給自足的角色,轉變成為一級生產鏈的供應者,對於大多數原住民族群來說,由於缺乏相關技術和知識,他們可能無法有效地參與這些經濟活動,或者他們可能被迫以低薪、不安全的工作來維持生計。這將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同時加劇社會衝突和不平等現象。原住民族群在現代化過程中失去了對自己生活方式和資源的控制權,並且可能無法充分參與和受益於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
5. 強化國家角色:發展可能會強化國家在上述情況中的角色,並將失敗歸咎於被犧牲的人群或自然環境。(Wisner et al 1995:102-103 )。
台灣學者阮俊達在2012年的研究顯示,台灣社會自 1960 年代後期開始,由於工業化與經濟發展,導致傳統經濟結構產生巨大變化,形成人口大量集中於都市的現象。原住民同樣無法孤立於整體社會變遷之外,原鄉部落逐漸被納入市場經濟體系中,傳統農作、狩獵或捕魚等生計方式難以供給生活所需的現金開銷,使得許多原住民陸續從部落遷移至都市謀生,故鄉家園的文化傳統則日漸萎縮、瓦解。到了 1980 年代,原住民族運動的狼煙由都市開始延燒,都市菁英和知識分子透過組織原權會,服務弱勢都市族人,漸漸發展出指向國家政權統治措施的民族權利論述。( 阮俊達, 2012) 根據台灣學者阮俊達,2012年的研究顯示,台灣原住民族對於土地議題的抗爭,最刻不容緩。
實際例子: 蘭嶼傳統建築<地下屋>的消逝
傳統建築是維持原住民智慧的重要紀錄,包含長年累月對於生態環境的觀察,適應自然而成的產物。同時,傳統建築也是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及社會體系傳承的重要依據。族人如果沒有持續建造傳統建築,就會遺失祖先對於生態環境應用的智慧。族人沒了傳統建築,同時也失去了營造/落成傳統建築時,應該要舉行的相關儀式等等。
國民政府在1966年以改善達悟族居民居住生活品質為由,在戒嚴時期透過軍、警勢力,強制居民打掉傳統地下屋改建約11坪國宅,但因當時取材不易,多於海邊取砂,因而影響房屋結構。政府又於1995年推動五年國民住宅整建計畫,補助每戶45萬自行拆掉原海砂屋國宅重新興建住宅。國民政府未考慮當地為熱帶氣候,長年潮濕悶熱,不但夏天常有狂暴級颱風侵擾,冬天有東北季風強烈吹襲,
然而,蘭嶼傳統住屋是因應酷熱而多風的氣候所發展出來的居住方式,特色為半穴居,一般來說包括地下主屋、工作房和涼台三個部分。主屋又稱為「地下屋」,築在低於地面1至2公尺深的地穴,冬暖夏涼、隔熱效果佳,加上能躲避颱風、東北季風及地震,為蘭嶼原住民族的智慧結晶。同理可證,台灣目前大多是水泥建築,傳統原住民排灣魯凱族的石板屋,也面臨相同處境。
照片來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yurenju/4728424403
此外,原住民傳統產業受到現代化廢止或轉型,也對原住民文化造成不可回溯的毀滅。例如: 大家對於原鄉產業的第一印象,就是觀光業,其次就是高冷蔬菜,有機農業等。但這些都不是能維繫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產業。早期原住民根據不同的氣候,根據不同時節種植小米,紅藜,地瓜,玉米等傳統作物,也因為這些傳統作物,有了相關的祭儀,希望作物生長好,然而,現代化侵襲後,傳統農業改種植高經濟作物,例如: 高冷蔬菜等,種植這些作物時,不需要傳統祭儀,漸漸地,族人們失去了種植作物的相關文化;此外,一級生產者獲利有限,不足以支持族人在現代化的社會中養家活口,因此,族人工作型態的轉移也對部落文化傳承,埋下不可逆的傷口。舉例來說,基隆過去港務發達,需要大量勞工,於是許多花東一帶原住民為了較好的生活紛紛離開故鄉,到港都討生活;而長安社區因地處邊緣,附近設有不少的貨櫃場,在此生活及房價較低而工作機會相對多的條件下,這裡吸引了來自花東的原住民落腳此處,長安社區因此成為基隆市14個原住民社區之一。
調解- 再塑- 修復
台灣是一個公平正義的國家,因此在面對因為歷史因素導致對原住民族種種不公平事件時,政府有責任出面跟原住民族「 調解-再塑-修復 兩造關係」。因此,蔡政府在2016年成立「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土地小組,歷史小組,和解小組,修復關係。主要任務如下:
(一) 蒐集、彙整並揭露歷來因外來政權或移民所導致原住民族與原住民權利受侵害、剝奪之歷史真相。
(二) 對原住民族與原住民受侵害、剝奪之權利,規劃回復、賠償或補償之行政、立法或其他措施。
(三) 全面檢視對原住民族造成歧視或違反原住民族基本法之法律與政策,提出修改之建議。
(四) 積極落實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與各項相關之國際人權公約。
(五) 其他與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有關事項之資訊蒐集、意見彙整與協商討論。
結論
從「火冒4.05丈」事件帶給台灣人的省思是,連台灣高知識份子都開始遺忘的原住民族歷史及轉型正義,及缺乏對於原住民文化素養及敏感度,顯示培育全民原教素養的重要性。
原住民族文化的流失是不可逆的旅程。因此,復振文化刻不容緩,台灣政府近年來積極從多個方面下手,原民會跟學術團體合作和族人共同解析保存下來的學術研究,透過工作坊進行復振傳承;教育部制定「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計畫」除了持續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政策深化民族教育,也積極培訓原住民族師資並推動原住民族終身教育,更明確規範地方政府原住民族一般教育專責單位(專人)、原住民族教育審議會及原住民族教育方案等事項,優化行政運作及族群參與面向等。
要找回原住民族的驕傲與自信,需要台灣政府必須對在歷史背景下造成的錯誤政策負責,也必須擔起復振原住民族因為現代化流失傳統文化的責任,提升全民原教素養,透過大環境的理解與認同,讓原住民族真正勇敢自信地站在屬於他們的土地- 台灣。
未來,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原住民在台灣社會享有比平地人更好的福利?你可以這麼說;
台灣是個重視公平正義的國家,早期我們為了鞏固國家政權,追求經濟發展而犧牲了早就居住於這塊土地住民的需求及權益。而隨著現代化的進展,原住民族文化正在消失殆盡。台灣政府試圖亡羊補牢,成立相關部會協助復振原住民族文化。
在台灣,無論種族,族群,我們都是一家人。每個議題都值得被關切。
延伸閱讀
汪明輝,2017,〈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中隱而未現的民族/主體〉《原住民族文獻》第32期。
汪明輝,1999,〈台灣原住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1,頁83-100。
汪明輝,1994,〈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原住民教育〉,《北市師院青年》57,頁30-36。
阮俊達。2012。〈從都市到部落:家園政治下的台灣原住民族運動〉。論文發表於 2012年 台灣社會學年會「社會創新:後全球化」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2012年 11月 24日至 25日。線上資源:http://tsa2012.thu.edu.tw/20121125papers/A28.pdf
陳堯(2012年8月)。大學通識的原民課程:台灣師範大學通識課「辯證台灣原住民社會發展」。《原教界》,46(8)。
趙宥寧(2023年5月17日)。"火冒4.05丈" 布條疑影射原住民加分 台大學生會道歉。《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6301506
蘭嶼雙週刊(1994-08-28)。[蘭嶼驚見海砂屋 政府美意卻成鄉民夢魘]。《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1/aa/2c.html(2024/04/08瀏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