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mins,J.(2008)將雙語教育定義為"the use of two(or more) languages of instruction at some point in a student's schoolcareer",也就是說在學生的學校學習生涯中,某種程度上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學習。

朱志風(2017)將中文閱讀和英文閱讀的區別用解碼形式加以說明。對於海外華裔背景孩子來說,英文是第一語言,在閱讀中文材料時候,還沒有用中文直接解碼的能力,於是輸入的中文需要轉化成為第一語言的英文,再理解分析,這個過程遠遠沒有閱讀英文文本直接用第一語言的思維進行思考的過程簡單。同時,這個解碼的過程耗時也不一樣,對於閱讀文本的理解準確度也有差別。於是在海外華語閱讀課課堂上利用學生英語的優勢,嘗試適當的雙語教學,也是一種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策略。

 

 

 以語帶文。件樂泉,張一清(1993)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雙語研究

在沒有漢語語言環境的情況中,在學生聽說水準高於讀寫水準下,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漢字以後,老師通過領讀,學生誦讀的辦法,讓學生迅速建立口語與漢字之間的關係。祁玲(2009)也提出其研究結論,認為「默讀+朗讀」的雙語閱讀教學方法效果顯著。

第一遍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快速默讀文本,對於文本有初步認識。第二遍老師和學生大聲齊讀。第三遍,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回答相應問題,此時已經是第三遍文本閱讀了,內容已經相對熟悉。第四遍,根據答案,參與課堂討論。

對於漢字基礎薄弱的學生,「默讀+朗讀」的模式可以縮短獨立學習生詞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在海外華語閱讀課堂,老師也可以採用領讀、齊讀,分角色朗讀,隨電子書跟讀等方式進行教學。

 

吳銀鳳(2003)主張利用學生的母語優勢,在閱讀課上是適宜的進行雙語授課。一方面,在難點、複雜內容方面用學生母語進行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能有效的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雙語
課堂可以鍛煉學生的翻譯能力,在某些知識中建立母語與第二語言之間的聯繫,提高學生雙語運用能力。最後,結合母語的閱讀,在學生對文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作者寫作意圖等抽象的理解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可以將母語課堂中的一些閱讀技能,遷移到華語課中。錢金(2017)也從研究發現,適當的運用學生母語的外語閱讀課堂,可以消除學生對於外語閱讀的消極心理,建立閱讀的自信心,有效的鞏固學習內容

 

海外華語課堂中雙語的英文部分,使用的要恰當,要適可而止,不能喧賓奪主。閱讀文本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水準,在結合老師恰當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將英語閱讀技巧遷移至中文閱讀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平衡的發展

 

  參考資料 

張國旭 (2021)。指導性閱讀在海外華語課堂的應用—以加拿大原住民故事為教學內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http://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rous 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