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台北施行雙語教育,某些學校1/3 的課程將使用英語進行。一二年級可能可以用健康等領域cover 過去,但是從三年級開始,雙語老師可能要思考從其他科目下手,因為健康綜合等領域已經吃不下去的,此時,多數老師想到的便是自然課程,也因此台北市目前有許多走到第三年的雙語學校,使用英語當成自然課的課室語言。老實說,英語老師的本質就是教一個語言,我們沒有受過其他科目的專業訓練,所以突然要我們跨領域教學,有可能會教不到該科目的重點,甚至把課程變得沒有教育意義。所以在設計跨領域課程的時候,建議黃金三角的組合,一個英文老師,一個領域老師,一個精通兩者個協調教師,專業老師們都有盲點,此時,誰被帶著走都尷尬,所以需要一個協調者,確保課程在正常的軌道上,不偏頗的進行。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自然跨領域課程 

教學年段: 六年級 上學期

教學內容: 自然領域六上 1-1 大氣中的水 

教學堂數: 三堂課 

擷取.PNG

圖片來源 學習吧   (新北的老師可以使用親師生平台登入即可使用)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跨領域課程到底要學習英文還是自然?

當兩個課程碰撞在一起,老師共同備課的時候,常常不清楚自己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Let's make it more clear. 

自然課的精神:  你希望孩子從自然課學習到什麼 ?

英語課程精神: 你希望孩子從英語課學習到什麼 ? 

把想要的東西陳列出來,就是你的課程目標了。

就我個人意見來說,自然課我希望孩子能學習 "探究 inquire" ,並學會使用科學方法紀錄,透過能夠操作及控制的變因,了解科學原理。當然做實驗要有的discipline 不能少。英文課,我希望學生能夠閱讀理解,能夠口說發表,同時也能嘗試慢慢的在課程中聽得懂英文,進而使用英文。此外,要能夠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學生今天學習到的實驗或是英文,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再製,也是我們要再觀察的。

一加二就是我們的教學目標:  學生能熟知實驗方法,並且能以英語口說呈現他們的發現。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教學流程 : 四節課

六年級上學期的第一單元,談到大氣中的水,裡面有兩個滿經典的實驗,一個是在冰塊中加鹽,讓他溫度降到零度以下,然後將冰凝固的實驗。另外一個就是韓國實境劇場或是國外youtuber有介紹地將牛奶隔加了鹽的冰凝固成冰淇淋的實驗。來看看這兩者如何跟英語碰撞成為一個經典的跨領域課程吧。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第一堂課: 繪本教學

說到不同型態的水,或是水循環,我推薦這一本書 rivers of sunlight, 裡面把水循環的科學原理說明得非常清楚。作者是 when Sophie gets really really angry 的作者,她也有出其他系列,老師有空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

Rivers of Sunlight: How the Sun Moves Water Around the Earth

圖片來源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F013846324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abNplU-38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內容簡介

How does the sun keep ocean currents moving and lift fresh water from the seas? What can we do to conserve one of our planet's most precious resources?
In this newest book in the award-winning Sunlight Series, readers learn about the constant movement of water as it flows around the Earth. As the water changes between liquid, vapor, and ice, Sunlight powers all living things, ensuring that life can exist on Earth.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作者介紹

Molly Bang has written and illustrated more than twenty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including When Sophie Gets Angry -- Really, Really Angry... Ten, Nine, Eight; and The Grey Lady and the Strawberry Snatcher, each of which were Caldecott Honor books. Bang divides her time between Falmouth, Massachusetts,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Penny Chisholm is a professor at M.I.T., where she has been teaching Ecology for more than thirty-five years. Her long list of prestigious awards includes the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awarded at the White House in 2013.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第二堂課+ 第三堂課 : 介紹單字 跟 實驗流程,

在實驗室,老師可以使用真實的實驗器材 ( authentic material ) ,配合簡單的實驗用語做TPR 的呈現。 

beaker, dropper, thermometer ,salt , ice , water  , temperature , TEASPOON,second 

use, take notes ,put ... into, check 

再呈現單字的時候可以使用真實的實驗器材,但是再做語言的練習的時候,可以用單字卡來替代就好。老師可以用簡單的英語組合,將等一下會用到的實驗步驟英文版本,當成暖身活動。

例如: put some water / ice /salt  into the beaker

use the thermometer to check temperature and take notes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活動 SAY AS MANY AS YOU CAN 

全班分成小組,每組會有一個燒杯,一個小白板,兩隻白板筆,跟英文小字卡 (dropper, thermometer ,salt , ice , water  ,  TEASPOON ) ,學生已經學習過 PUT ...INTO 的句型。小組必須在五分鐘之內,演繹手上的物品,想出更多的句型,並寫在白板上。

小組兩分鐘呈現: 各小組箱白板貼在黑板上,兩人念句子,兩人演繹物品。

 

接著老師利用生活的實際例子解釋,水的變化。例如: 冬天外面氣溫很低,此時人吐出來的空氣會變成白色的氣體。夏天很熱的時候,可以放冰塊再電風扇前面,當冰塊融化的時候,感覺比較涼快。再連結到今天要做的實驗一 如何利用冰塊及鹽巴,將水變成冰塊。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這裡有很多老師會問 "講述自然原理的時候,要全英文嗎?" , 本人覺得講述例子的時候,可以全英文,但是講述到自然原理的時候,可以使用中文輔助,確認學生懂了領論,才能繼續往下走。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實驗一 : 製冰過程

老師可以使用中文介紹實驗的流程,接著發下英語的學習單,連結剛剛學的英語,看學生是否能連結自然實驗流程與英語文本。這邊我會小組輪流朗讀確認順序後,再介紹變因,請學生下去操作。

 

準備材料: 每組一個燒杯,一個滴管一碗水,一個溫度計,一杯鹽巴 一茶匙,一盒冰塊,電子秤。

不變的水: 一個滴管的水 

變因: 冰塊的多寡 / 鹽巴的多寡  ( 鹽巴的量可以以茶匙為單位,冰塊的量可以利用電子秤 )

假設全班分成六組,前三組使用一樣的冰塊但是不同分量的鹽巴;後三組使用不同的冰塊但是同樣分量的鹽巴,請他們觀察並紀錄。

目標: 觀察加了鹽巴的冰塊,最多可以下降多少度。觀察水結冰的速度

給予學生10分鐘的時間完成實驗,五分鐘的時間完成紀錄,以及報告的台詞。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差異化教學: 

英語能力不應該影響學生產出。如果採取異質性分組,其實學生可以根據剛剛學習到的句子重組就可以了。但如果老師覺得學生需要幫助,也可以採取以下挖空的表格,讓學生填寫數量,然後上台能夠唸出英文就可以了。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小組發表結果: 

We put _____ ice into the beaker and the temperature is _______. 

We put  _____ teaspoon salt into the beaker and the temperature is _______. 

We put  the dropper into the ice and it takes ____ second to become ice. 

 

學生產出結果之後,請學生稍微紀錄降溫最快的組別,並且討論是因為什麼因素。希望學生培養探究的能力,老師可以適時的補充說明。
 

 

第四堂課; 學生實際操作,海報紀錄,小組上台呈現

老師簡單做總結之後,開始延伸說明實驗二:  Let's make some ice cream 。

準備材料: 每組兩個夾鏈袋( 一大 一小) 。 一瓶牛奶 / 果汁 / 豆漿。一茶杯的鹽巴。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實驗二:  Let's make some ice cream 

冰淇淋的原料是牛奶,如果我們今天只給你冰塊,鹽巴,科學器材,你能將牛奶變成好吃的冰淇淋嗎? 請使用英文記錄下你的操作步驟,並使用海報紀錄發表。

學生有了剛剛的經驗,對於實驗器材的操作流程應該都沒有問題,請學生在海報上簡單地打上草稿,跟老師討論過後,沒有問題就可以操作了。

公開課:自然跨領域 -六上大氣中的水

小組討論+ 老師行間巡視 5分鐘

小組操作10分鐘

裝飾冰淇淋並享用5分鐘 ( 期間撥放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88-VGs3o4

小組上台發表: 每組兩分鐘 

How to make ice cream 

1. Put some ice into the big bag and add some ice.

2. put the milk into the small bag.

3. put the small bag into the big bag. 

4. wait for ___ minutes. 

5. we add some ________ on my ice cream. it's delicisous.  

 

老師總結5分鐘

一起善後5分鐘

 

最近都在觀跨領域課程,即使是新北施行雙語教育多年的學校,上起跨領域課程來,品質低落很多,其一: 你無法真實的教導到該科的領域精神;其二: 學生對於英語的產出,仍然非常有限。雙語教育之所以難,是因為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具備跨領域教學的能力。而孩子不應該成為政策下的實驗品。當然,長官們去觀課的時候,感覺他們都在用英語上課,學生聽得懂,內容屬於自然,健康或是綜合領域,卻忘了,同時也要媒合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當下的年級段,以及該課程是否能推廣至一般學校中,學校老師觀課完,能否將之運用在自己班級,不能的原因是甚麼? 這些都是在觀完一堂課之後,我們要去省思的部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然跨領域課程
    全站熱搜

    Generous 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