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哥倫布 (Christopher Columbus) 在加勒比海的島嶼登陸. 

 Spanish in the southern America 

1500年代是西班牙在美洲探險的全盛期。璜‧朋斯‧雷奧(Juan Ponce de León)於1513年在現今的佛羅里達州登陸,1539年,赫南多‧索托(Hernando de Soto)先到佛羅里達,再深入密西西比河探險,1540年,法蘭西斯科‧科羅納度(Francisco Vázquez de Coronado) 從1522年被西班牙征服的墨西哥往北走,想要尋找傳說中的西伯拉七城市(Seven Cities of Cibola),最後雖然沒有結果,足跡卻遍及亞歷桑納的大峽谷(Grand Canyon)及大平原(Great Plains)。 美國第一個由歐洲人建立的永久屯墾地是於1500年代中期,由西班牙人在佛羅里達的聖奧古斯丁建立。

 殖民時代 COLONIAL PERIOD

17世紀初期年來到北美英國殖民地的多半是英國人,其他則來自荷蘭、瑞典、德國、法國,稍晚則有來自蘇格蘭與北愛爾蘭的移民。有些人離開家園是為了逃離戰爭、政治壓迫、宗教迫害或死刑。 移民者來到美國的原因有許多,他們最終建立起13個風格各異的殖民地。這種差異性在3大殖民區塊中更為明顯。

​​​​​​ ( Benjamin West ,  Penn's Treaty with the Indians ,1717, photo from  https://www.pafa.org/collection/penns-treaty-indians1570558940732.jpg

第一批殖民地是建在大西洋沿岸以及流向海洋的河流旁,  新英格蘭一地的麻薩諸塞、康乃狄克與羅德島

中部的殖民地包括紐約與賓夕福尼亞,  工業與農業因運而生,社會也更為多元與國際化

維吉尼亞、喬治亞與卡羅萊納在內的南方殖民地,有比較長的生長季節,再加上肥沃的土壤,經濟活動因此以農業為主,靠著非洲奴隸耕作的有錢貴族地主。

 獨立之路 ROAD TO INDEPENDENCE

1700年代,英國的北美13處殖民地日趨成熟,在人口、經濟與文化上皆有成長,自治的經驗豐富。 英國 1763年的皇家宣言(Royal Proclamation)限制新屯墾地的開放,1764年的蔗糖法案(Sugar Act)對奢侈品課稅,項目包括咖啡、絲、牛奶與酒,還禁止蘭姆酒的進口。1764年的貨幣法案(Currency Act)禁止殖民地印行紙鈔。1765年的駐營法案(Quartering Act)強迫殖民地居民提供食物與住宿給皇家部隊。1765年的印花稅法(Stamp Act)規定所有法律文件、報紙、執照與租賃必須課以印花稅。

麻薩諸塞的山謬‧亞當斯(Samuel Adams)他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並舉行演講,他協助各個殖民地組織起委員會,奠定革命運動的基礎。 1773年,這股運動吸引了殖民地商人,他們對於英國試圖控管茶葉貿易感到憤怒。12月,一群人偷溜上波士頓港裡的3艘英國船隻,將茶貨丟到海裡。 為了懲罰麻薩諸塞的破壞行為,英國國會 (Intolerable Acts)的新措施 關閉波士頓港.

 革命 REVOLUTION

美國革命是脫離英國獨立的戰爭,一開始時是英國軍隊與武裝殖民地居民間的小規模衝突,時間是1775年4月19日。 維吉尼亞的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獲任為總司令。

政治理論家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 《常識》(Common Sense)的小冊子中,他攻擊世襲君主政體的觀念,並為美國指引出兩條路:一是繼續屈服在暴君與陳腐政府的控制下,一是享受一個自給自足獨立共和國所帶來的自由與幸福。

維吉尼亞之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領導的委員會獲得派任,負責擬出一份文件,以表達殖民地對君主的諸多不滿,並說明為何要脫離英國。這份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於1776年7月4日通過,此後,7月4日便成為美國的獨立紀念日。

1570561477993.jpg

Stand Your Ground Lexington Green by Don Troiani , photo from  https://www.bostonteapartyship.com/partners/american-revolution-artist-don-troiani

約翰‧洛克(John Locke)的《二論政府》(Second Treatise on Government)一文,目的在重申政治權即基本人權,因而具有普遍性。

1778 年,美國獲得一項決定性的奧援,即法國承認美國並簽下一份雙邊防禦條約。 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承認前北美13個殖民地的獨立、自由與主權

 國家政府的形成 FORMATION OF A NATIONAL GOVERNMENT

在脫離英國的獨立戰爭後,13個美國殖民地於1783年成為13個美利堅合眾國。戰爭結束前,它們為共同努力的目標訂定出一個架構,即以邦聯條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建構出一個統一卻極度鬆散脆弱的聯盟,喬治‧華盛頓稱之為「沙做的繩子。」  它們沒有共同的貨幣,卻有個別的貨幣。它們沒有統一的國家軍隊,卻有個別的陸軍與海軍。它們的外交政策鮮少有中央集中式的控管,而由各州直接與其他國家協商。它們也沒有可以課稅與收稅的國家制度。

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美國第四任總統,也被譽為「憲法之父」。 憲法草案並非一份冗長文件,卻為當世所能設計出之最複雜政府,提供一個架構。國家政府將擁有完整的權力,可以發行貨幣、徵稅、批准專利、施行外交政策、保有軍隊、設立郵局及從事戰爭。國會、總統與司法系統構成的三權分立組織,將在權力平衡下彼此制衡。

 早期、西部拓展期與區域差異   EARLY YEARS, WESTWARD EXPANS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聯邦派由亞當斯與華盛頓的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彌頓領導,他們通常代表貿易和製造業的利益,害怕無政府主義,認為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維持秩序並訂定國家經濟政策,他們的支持者多在北方。

共和黨由傑佛遜領導,代表的是農業的利益。他們反對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相信州的利益及農民的自給自足,支持者多在南方。

1812年與英國開戰,戰事主要集中在東北部各州與東海岸。 但美國陸軍和海軍還是贏得一些決定性的戰役,獲得最後的勝利。 1812年戰爭結束後, 外交政策上也出現最重大事件,即總統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 宣告與中南美新獨立國家團結一致。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警告歐洲莫再試圖殖民拉丁美洲。

1803年,美國向法國購買路易斯安那領地,1819年又從西班牙買下佛羅里達,領土於是增加一倍。1816年至1821年,6個新州成立。

 地方衝突  SECTIONAL CONFLICT

1850年, 新英格蘭和瀕臨大西洋中部各州是主要的金融、商業與製造業中心。主要的產品有紡織品及成衣及木材與機械,海上貿易也興盛。南方各州則以農產品為主,產品有菸葉、糖、棉花與奴工。中西部各州也以農業為主,小麥和肉製品出自非奴隸的自由男女勞工。 北方廢除奴隸制度的呼聲不斷增強。在南方,同樣大聲的是白人至上的觀念及維持經濟現狀的呼籲。 來自伊利諾州的年經政治家亞伯拉罕‧林肯認為這是全國性,而非地方性的問題。「分裂的房子無法久站,」他說,「我認為這個政府無法一直忍受蓄奴與自由各半的狀況,我不希望看見國家分裂…但是我確實期待國家停止分裂。」
 

20150618152520549.jpg

 南北戰爭與戰後重建CIVIL WAR AND POST-WAR RECONSTRUCTION

南北戰爭於1861年4月開始,南方各州聲稱有權分裂,並組成自己的南方邦聯。他們的部隊開了第一槍。北方各州在林肯總統的領導下,決心阻止叛亂並保護聯邦。 1862年,  林肯總統發佈一項初步的解放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釋放所有居住在南方邦聯境內的奴隸,並授權招募非洲裔美國人加入北方軍隊。現在北方無須再為了保護美國而戰,而是為了結束奴隸制度而戰。 1865年4月,在尤利西斯‧葛蘭特(Ulysses S. Grant)將軍的指揮下,龐大的北軍將羅伯 ‧ 李包圍在維吉尼亞,李投降後,美國南北戰爭隨之結束。葛蘭特提醒他的軍隊,「叛軍再次成為我們的同胞。」

  Abraham Lincoln Gettysburg spee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CMHVmNc5w

  成長與轉變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19世紀的最後十年,歐洲列強競相在非洲成立殖民地,並爭奪與亞洲貿易的機會。許多美國人認為美國有權利和義務擴大其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力. 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的短暫戰爭讓美國控制幾個海外領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及菲律賓。美國在形式上鼓勵他們走向自治,但實際仍維持對他們的行政控制。

 不滿與改革  DISCONTENT AND REFORM

直至1900年, 美國一直是個民族的「熔爐。」300多年來,幾乎沒有入境限制。但從1920年開始,美國人擔心他們的工作與文化會遭到外來者的威脅,因而開始建立配額。大量的移民雖然曾經造成社會的緊張,但做為移民後裔的美國人,大多仍相信紐約港自由女神像所代表的精神,即美國歡迎「渴望呼吸自由」的人。秉持著這股信念,美國一直都是多國之國。

「揭露文學」(literature of exposure)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艾達‧塔貝爾(Ida M. Tarbell)、希歐多爾‧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

威廉‧塔夫特(William Howard Taft)與伍得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兩位總統繼續改革。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體系因而建立,並訂定利率以控制貨幣的供給。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設立是為了對付企業的不公平競爭。新法令的頒布是為了改善水手與鐵路勞工的工作條件。「地方推廣」(county expansion)制度的設立是為了協助農民獲得資訊與貸款。進口貨物稅不是降低就是取消,以減低美國人的生活費用。

 一次世界大戰、繁榮的1920年代及經濟大蕭條 WORLD WAR I, 1920s PROSPERITY,  THE GREAT DEPRESSION

1914年的歐戰,由德國與奧匈帝國共同對抗英國、法國與俄羅斯, 1915年,德國潛艇擊沈英國遠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Lusitania),造成近130名美國人的喪生。 威爾遜總統要求宣戰。美國投入175萬名以上的美軍,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兩國於1918年11月11日簽下停戰協定, 1929年美國發生商業衰退,全世界則步入經濟蕭條。企業和工廠關閉,銀行倒閉,農民收入下降。1932年11月,20%的美國人失業。

 新政與二次世界大戰  THE NEW DEAL AND WORLD WAR II

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運用聯邦權力進行大膽的改革。在他的領導下,美國進入另一個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時代。 聯邦成立銀行存款保險公司,制訂規範管理股票的出售,立法保障勞工的權利和工會的代表性,補貼農民的某些作物,並協助農民防止水土流失。公民保育團(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僱用年輕人植樹、清理水道及改善國家公園設施。公共工程管理局(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僱用專精的勞工從事大型的建設,如建造水壩、橋樑與海軍船艦等。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為該貧困地區提供提供防洪控制與電力。聯邦緊急救援署(Federal 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負責發放救助,通常是用直接給付的方式。第二輪的計畫是僱用工人建設道路、機場與學校,聘請藝術家、演員、音樂家、作家,提供兼職工作給年輕人,並建立起社會福利制度,以幫助貧困、殘障與老年人。

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在珍珠港與夏威夷對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毀滅性攻擊。美國對日本、德國和意大利宣戰,到那時,日本的同盟國對美國宣戰。美國的工業和農業都投入戰爭準備,生產出數量驚人的軍事裝備:不到4年間就產出30萬架飛機、5千艘貨船、6萬艘登陸艇以及8萬6千輛坦克。這些工作由女人挑大樑,當男人外出打仗時,她們就到工廠工作。

 President Roosevelt Speech -America Declares War on Japan 08/12/194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E2I9RcvEE

為了讓戰爭結束,杜魯門願意動用新發展出來的原子彈。在日本拒絕投降後,他下令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這個策略奏效,日本終於投降,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8月結束。稍晚人們才完全理解核子武器所具有的可怕與毀滅性力量。


 冷戰、韓戰與越戰  THE COLD WAR, KOREAN CONFLICT, AND VIETNAM

冷戰,它的起源是美國與蘇聯長期對於何種政府與經濟體系最能創造自由、平等與繁榮,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美國倡導民主與開放貿易,並以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的名義在西歐投入170億美元的重建基金。蘇聯則不惜一切代價確保領土,並用武力扶植起中歐和東歐的共產政權。 當美國跨越大西洋提供援助給歐洲時,對於共產黨在中國的興起卻是愛莫能助,無法阻止毛澤東於1949年取得中國政權。隔年,在中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北韓入侵南韓,美國則在聯合國的支持下進行軍事干預。北韓終被擊退,並簽下停戰協定,但緊張關係仍在,美軍數十年來一直維持著在該區域的部署。

1960年代中期,美國出兵協助南越抵抗北越的共黨叛亂。美國雖然逐步擴大介入,但仍無法阻止南越於1975年垮台。戰爭犧牲了數十萬人的生命, 也在美國國內造成激烈的對立,美國人從此謹防再次身陷海外的泥沼。

130904-F-EA289-113.JPG

(photo from https://www.whiteman.af.mil/News/Article/836195/vietnam-wall-gives-veterans-a-moment-to-reflect/

 文化變遷  CULTURAL CHANGE: 1950-1980

1960年代,在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牧師的領導下,加上詹森(Lyndon Johnson)總統的支持,非裔美人贏得公民權利和投票權的立法。 1950至1980年間之所以發生重大的社會變革,是因為有一個公開、流動與多元的社會。這些變革的要求,有時是平和的,有時卻會要人命,因此妥協有其必要性。誠有時速度緩慢,美國終究還是不斷在改變,以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的基礎。

(photo from https://www.usar.army.mil/news/images.aspx?igphoto=2002077237

190107-A-XN107-001.png

 I Have a Dream speech by Martin Luther King .Jr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4iY1TtS3s

speech http://www.let.rug.nl/usa/documents/1951-/martin-luther-kings-i-have-a-dream-speech-august-28-1963.php

 二十世紀末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美國一直經歷政治上的對立,對於如何處理國際事務﹑人口的變化或是技術革新的效果,總是爭論不休,20世紀的最後10年也不例外。 60至70年代的自由激進主義運動,到了80年代被一種新保守主義蓋過。保守份子的主張包括:限制政府的權力﹑強化國防﹑堅定對抗共產主義﹑減稅以刺激經濟增長﹑採取強硬措施遏止犯罪﹑對社會行為制訂更嚴格的規範。

71756731_3778168602200192_3470044313415581696_o.jpg

 reference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https://web-archive-2017.ait.org.tw/infousa/zhtw/PUBS/HistoryBrief/index.htm

草稿:克利斯丁‧強森(Christine Johnson)
編輯:米卓‧尼利(Mildred Solá Neely) 11/7/06
附註: 尼利/克萊克(Neely/Clack) 12/6/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rous Bea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