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同行:推動永續發展的全球使命
當前的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動盪的國際情勢及極端天氣引發的災難不僅加劇了全球的社會不平等,更加速了貧富差距。這些問題如同沉重的枷鎖,深深影響著每一個居住在地球村的居民。為了應對這些日益嚴峻的全球危機,聯合國於2015年推出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希望引領世界走向更加公平、可持續的未來,這個目標不僅是國家的責任,更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
SDGs包含17個主要目標,希望透過國際社會合作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等等,給予我們下一代可持續的未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已經居住在城市,氣候變遷和社會不平等的問題也多集中在這些地區。因此,從城市開始推動SDGs是目前全球的共識,紐約於2018年成為全球首個將SDGs納入地方政策的城市,並在施政計畫「OneNYC」中提出「全球願景,本地行動」的理念,優先選擇潔淨飲水、可負擔能源、永續城市等五個發展重點。而台北市也在2019年提出臺北市的永續發展目標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VLR),執行7項SDGs,並定期自我檢視實踐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
儘管全球在推動SDGs的過程中已取得一些進展,但仍面臨許多挑戰。馬拉拉·尤薩夫扎伊(Malala Yousafzai)作為發展中國家女性教育的倡導者,積極推動SDG4(優質教育),她的故事不僅鼓舞了無數女孩追求教育,也引發了全球對教育公平的廣泛關注。同樣地,王嘉麗(Wangari Maathai)是肯亞的環保活動家,她推動的「綠帶運動」透過植樹和環境保護促進了生物多樣性也提升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展現了環境和社會問題相互交織的關係。
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之間取得平衡,不僅考驗各國政策的前瞻性與執行力,更仰賴跨國合作與全民參與。SDGs 凝聚了全球人民對於共好未來的信念,它不僅是一套指標,更是一種行動的呼籲,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改變的力量。唯有從個人到制度、從在地到全球都積極投入,我們才能真正推動社會的轉型,攜手邁向更加公平與永續的未來。
前導問題
1.您認為在當前全球環境中,哪些SDGs目標最需要優先關注,為什麼?
2.面對氣候變遷和社會不平等,您認為哪些行動最能夠改變當前的局勢?
3.台灣如何將SDGs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具體行動可以採取?
閱讀後提問
事實性問題(Factual) |
1.為什麼聯合國要在2015年推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 2.目前台灣關注的全球性議題有哪些?這些議題跟SDGs有關連嗎? |
概念性問題(Conceptual) |
|
爭議性問題(Debatable) |
|
附錄: SDGs目標 (169項細項目標)
1. SDG1 終結貧窮: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2. SDG2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3. SDG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4. SDG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5. SDG5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6. SDG6 淨水及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7. SDG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8. SDG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9. SDG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10. SDG10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11. SDG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12. SDG12 責任消費及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3. SDG13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14. SDG14 保育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15. SDG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16.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17.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