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03 Mon 2025 09:57
PADLET PRINT
- Jul 19 Sat 2025 16:48
競技系楊長螢、郭彥妤 德國世大運為臺灣拿下品勢金牌
競技系楊長螢、郭彥妤 德國世大運為臺灣拿下品勢金牌
臺師大運動競技學系115級郭彥妤、116級楊長螢攜手北市大的陳歆雅,代表臺灣出征2025年德國世界大學運動會跆拳道品勢項目,在公認品勢項目中穩定發揮,展現高度同步性與充沛氣勢,拿下與南韓並列最高的8.966分;自由品勢則搭配東方風格音樂,三人零失誤超水準演出,斬獲8.732分,最終以平均8.849分為臺灣奪下歷來首面品勢團體金牌,成功為品勢項目開啟世代交替新篇章。
FISU 提供
制度撐起競技高度 黃珮昀教練陪伴選手成長奪金
- Jul 18 Fri 2025 23:39
體育系周冠鈺返鄉教唱族語歌謠 用古謠牽起孩子與祖靈的連結
體育系周冠鈺返鄉教唱族語歌謠 用古謠牽起孩子與祖靈的連結
「我要善盡文化傳承責任,讓排灣的美被世界看見。」來自臺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的體育系115級lja kedrekedr ladan周冠鈺,是「TjuaBar Maqacuvucuvun(TBM土坂部落青年歌謠傳唱隊)」的隊員。今年暑假TBM成員返鄉教導孩子唱族語歌謠,讓部落孩童從排灣族古謠中聽見祖靈的聲音。除此之外,她也積極在各類活動中融入排灣族元素,像是,2024年參加北區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族語歌唱大賽,以排灣族歌謠獲得全國第二名;並於114體表會跟來自屏東縣三地門部落的114級陳佳佑合作將排灣文化結合古謠與舞蹈編排,展現文化自信,宣揚排灣族文化。
承接家族期待 將排灣文化發揚光大
周冠鈺成長於土坂陳頭目家族,根源來自屏東縣來義鄉舊古樓部落,因日治時代的遷移政策而移居土坂,lja ladan ljaelep陳美花頭目從小被排灣文化浸潤,深知頭目的責任與傳承之重。她說:「身為頭目家族,要比別人做得更多,學習完整文化,同時也嚴格要求子孫要傳承文化,很感動看到冠鈺身體力行傳承排灣文化。
「傳唱歌謠是一條靠近祖靈的路,而學會唱自己的歌,便是傳承的起點。」TBM由 lja keljen taligu 歌樂恩老師於2017年創立,從引導青少年建立身份認同,到逐步背負起文化責任,當年的孩子如今的TBM Giyu kaljuvung團長攜手部落青年,主動協調場地排練與長者文化互動責任,因為唱歌不僅是學習族語,更是一種與祖靈對話、與部落土地重新建立關係的方式。
- Jul 13 Sun 2025 09:05
臺東縣體操委員會扎根基層體操
在太平洋海風與中央山脈環抱的臺東,這塊蘊藏原鄉生命力與文化底蘊的土地,如今正掀起一波「翻滾」的力量。 「每個臺東的孩子值得擁有一片翻騰的天空。」 臺東縣體操委員會以深耕基層為目標,致力於推廣體操運動,為孩子們打造專屬舞台,讓每一次跳躍都成為他們翻轉人生的契機。 臺東縣體操委員會結合地方教育與社區資源,積極推動「競技體操在地化」計畫,盤點台東現有資源,打造台東大學及台坂國小體操基地,從基層到專業,讓原鄉孩子也有機會接觸體操。
臺東縣體操委員會致力於推廣競技體操的教育與訓練,讓體操運動不再只是城市孩子的專利,也能在原鄉部落茁壯發展。透過舉辦多元比賽與活動,讓孩子在實戰中學習,在挑戰中建立自信。同時,我們積極協助學校與社區建立完善的資源網絡,整合教學、人力與場地,共同打造支持體操發展的基礎環境。更重要的是,串聯家長、學校與體育單位,搭起共學共育的合作橋梁,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體操中找到自己的舞台與力量。
體操是一項需要長時間、系統性訓練的高強度運動,孩子從三歲就可以開始接觸,透過基礎動作培養身體協調與核心控制力,到了國小階段便能展現高品質的翻滾技巧。雖然臺東偏鄉教育資源有限,但體育卻為孩子們開啟了另一條希望之路。在金崙賓茂國中、大武國中等學校,成立了融合體操、柔道、棒球等多元專項的體育班,聘請專任教練,打造一條龍的升學與訓練體系。這些教練不僅是孩子的技術指導者,更像是另一個爸爸,在訓練之餘提供最基本的溫飽與陪伴,成為孩子成長路上堅實的後盾。
- Jul 13 Sun 2025 08:44
從臺坂出發 深耕南迴體操——董恆毅與游朝偉的體操傳承
一切從不捨開始——董恆毅教練與臺坂體操的誕生
臺坂國小體操隊的起源,來自已故的董恆毅教練對孩子們的深切關懷與不捨。當時任教於臺坂國小,眼見部落中許多孩子因家境清寒、父母外出工作無人照料,生活與成長極為艱辛,於是毅然投入體育栽培的行列。自民國78年起,董教練開始在臺坂推動體操運動,即使初期訓練環境極其簡陋,孩子們仍在教室走廊與戶外空地上刻苦練習,無怨無悔。在董教練的奔走與努力下,臺東縣政府於民國86年成功向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現為教育部體育署)爭取設置第一座簡易體操館,終於在9月落成啟用。爾後再度爭取第二座體操館,於民國100年9月完工,讓體操訓練終於有了穩定據點。
董教練一手栽培出臺坂在地選手包括游朝偉、林耀輝等優秀選手,他們不僅在國內外賽事中屢創佳績,更成為臺東體操的代表人物。兩位選手始終感念董教練的栽培與啟蒙,也深知這份精神不能中斷。如今,他們選擇回到臺東,肩負起傳承的責任,將體操的種子播向南迴更多部落與學校,延續這份由愛與堅持開展的體操之路,讓董教練「光輝臺東體操」的願景,持續閃耀在孩子們的翻滾軌跡中。
游朝偉承接衣缽 用愛延續體操之路